-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好消息: 年份 科类 一本527/531分 二本462/480分 三本358/406分 划线 人数 划线率 划线 人数 划线率 划线 人数 划线率 2013年 理科 (234072人) 33402人 14.27%? 79086人 33.786%? 141841人 60.597%? 文科 (169809人) 6896人 ? 4.061% 24114人 13.612%? 53287人 31.381%? 年份 科类 一本533/535分 二本471/482分 三本380/417分 2014年 理科 (211906人) 37981人 17.924%? 78108人 36.859%? 127873人 60.344%? 文科 (152302人) 7666人 5.033%? 23884人 15.682%? 45694人 30.002%? 最后让我们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对自己说: 我努力了,我会成功的! * * * * * 走出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在高三这个紧张的学习时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高效地学习和复习,迎接迫在眉睫的高考。但总有许多问题像影子一样缠着本来就疲惫不堪的我们,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果。 我们在进入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学习和进步之后,尤其是在马上就要面临考试之际,忽然感觉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感到学习和复习效率低下,甚至学过的知识也模糊不清,以前很多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就是像进入高原地带,有种缺氧,有一种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的感觉,好多次想放弃但又不甘心。 你有这样的苦恼吗? 这是怎么回事? 心理学上将这种随着复习时间的延长和复习难度的增加而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呈“下降趋势”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每个人都必有的经历吗?为什么会产生“高原现象”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学习过程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 1、学习开始阶段: 学习者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的提高较慢。 2、迅速提高阶段: 学习者逐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主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很快。 3、学习高原期: 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 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生理 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 慢,尽管每天的练习也很用心,但成绩 提高不大,有时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 一种停滞状态。 4、克服高原期阶段: 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 高 原 20天 成绩 时间 “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不必惊慌,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1 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 4 因为已经掌握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解答较难题、较灵活的题还不适应,缺乏思路,不能以原来的速度提高成绩 3 由于求胜心切做题过多过滥,乱了复习的阵脚,反而效率降低 2 没能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相应的方法与策略而造成 1、学习方法缺乏“升级换代” 2、心理疲劳 3、身体疲劳 心理疲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拼搏,学习成绩仍不尽人意,来自父母、同学、学校的压力,使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对每天的付出表示怀疑,学习兴趣大减,整天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感觉好累,有时内心还会冒出莫名的“怨气”。 在这样低落的情绪下,当然感到的是每天在做“无用功”。 1.着急 。有些同学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可一闭上书本就什么也忘了,于是心里就着急,就想这样下去可怎么能参加高考呀,越想越急,越急越学不下去,陷入恶性循环。由于急躁,在复习的时候就不能安下心来,认真仔细地按照老师的安排和自己的计划去做,不能扎扎实实的去学。这实际上就等于浪费了最后的复习时间。 心理疲劳主要表现在: 2.焦虑。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对众多的要复习、要背会的材料和内容有畏难情绪,感到发愁和忧虑。虽然自己也努力复习了,但仍然感到缺乏自信心,老是感到把握不大,心里没底。时间一长,就感到头昏脑胀,有时失眠,睡不踏实;考期越近,这种紧张就越严重。 3 .过分关注成绩。有的同学说:“高三以来比以前努力刻苦,但是成绩却有所下降,积极性减弱。 长时间的练习,致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产生疲劳厌烦的消极情绪。还有的学生经过一段练习之后,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前途,淡漠了竞争意识,或者是灰心丧气,这自然不会提高学习成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