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代辞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代辞赋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一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二、汉赋的分类 1、骚体赋 2、汉大赋(新体赋) 3、抒情小赋 三、汉赋的发展阶段: 1、汉赋的兴起阶段。时间在汉初至武帝即位之间(前202~前140)的六七十年间。 2、汉赋的全盛阶段。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至成帝元延三年(前10)的130年间。 3、汉赋发展的成熟阶段(25-218)。从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22岁的班彪(班固的父亲)作《北征赋》算起;而这一阶段的结束,则应以献帝刘协建安二十二年、建安七子中陈琳、王粲、应瑒、刘桢四人同时死于瘟疫为标志。 四、汉赋的特点: 长篇韵文(中可换韵)、主客问答、广陈事理、夸张描写、华丽辞藻、排比连类等,因而篇幅虽有长短之分,但一般说体制都较为宏大,特别是汉赋的全盛阶段,长篇大幅特别多,它的余绪是东汉的《两都》、《两京》。正因为这一点,汉赋才和《史记》、《汉书》一起,被称作大赋巨史。 六、枚乘赋: 1、梁园文学群体:孝王武刘武与景帝同为窦太后所生,最亲;在反对吴、楚七国之乱中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之地。于是,孝王广筑苑囿,招延四方豪杰、文士。一时俊逸之士如枚乘(?-前140)、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从孝王游于梁园,形成极具影响的文学群体。枚乘是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 2、枚乘《七发》: 《汉书·艺文志》载乘赋九篇,其《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七发》最为著名。 (1)主旨:正如《文选》李善注所称:“《七发》者,说七事以起 发太子也。”(《文选》卷三十四)这是劝戒膏梁子弟的一篇成功之作。 鲁迅在其《汉文学史纲要》:“(相如)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与当时甚不同。……制作虽甚迟缓,而不失故辙,自虑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 二、司马相如时代的其他辞赋作家创作 三、扬雄 * * 一、汉赋的概念: 汉赋,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是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赋既有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的特点,又有散文句型自由,无严格的格律限制的特点。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 汉代彩帛画 五、贾谊赋: 贾谊以其雄辩的、气势充溢的政论文卓立天坛,同时也以情理深致的赋作独步一时。 1、《吊屈原赋》 2、《鵩鸟赋》 (2)结构:《七发》以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往探病为开端;紧接着,吴客以夸张的语言描绘了太子平素享乐生活的极境;随即,吴客引导太子越过宫墙,以较有益于健康的贵族生活方式启发太子;最后,吴客建议为太子请像前代著名思想家那样的“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致“天下要言妙道”,太子据几而起,霍然病已。作品中前四方面的内容本是作者所否定的,然而却假托吴客之口加以渲染,表面铺张性的描绘同作者的是非判断构成鲜明的比照。对此,无论读者还是作品中假设的楚太子,都是清楚的。作者要将其所否定的方面推向极端,以警世人。 (3)艺术成就: 《七发》在体制上沿袭《楚辞》和《招魂》和《大招》,都是大肆铺排饮食之盛,歌舞之乐、女色之美、以及宫室游观鸟兽之事。 客观的描写手法 《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第二节 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一、司马相如的辞赋创作: 《子虚赋》 、《上林赋》 、《喻巴蜀檄》 、《哀二世赋》 、《大人赋》 、《长门赋》 、《美人赋》、《难蜀父老》 邛崃司马相如琴台 汉武帝像 1、东方朔 2、枚皋 第三节 《子虚赋》和《上林赋》 一、《子虚赋》: 《子虚赋》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畋猎 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作品通过乌有先生对子虚的批评,表现出作者对诸侯及其使臣竞相侈靡、不崇德义的思想、行为的否定。“彰君恶”诸语表现出较鲜明的讽喻意图。 二、《上林赋》: 《上林赋》紧承上篇乌有先生的言论展开,写出亡是公对子虚、乌有乃至齐、楚诸侯的批评,并通过渲染上林苑游猎之盛及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艺术地展现了汉代盛世景象,表明作者对游猎活动的态度、对人民的关心。 三、司马相如赋的特点: 《子虚赋》、《上林赋》的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散文领起,中间若干段用韵文铺叙,篇末又用散文结尾。作品气势恢宏,波澜起伏,一转再转,而又气脉贯通,一泻千里。这两篇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排比句,并间杂长短句。在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时,司马相如不是像枚乘那样多用长句,而是大量采用短句, 描写山水用四字句,描写游猎主要用三言,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