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7资料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星光奥秘与相对论革命 Clairaut曾经引进了空间曲线有两个曲率的想法。其中的一个曲率由Euler以刚才叙述过的方式加以标准化。另一个曲率,现在叫“挠率”,几何上表示一条曲线从(x,y,z)点处的一个平面离开的速率,是由工程师和数学家Michel-Ange Lancret(1774-1807)用分析方法求出它的显式显示的。 他在曲线的任一点处选出了三个主方向。第一个主方向是切线方向。“逐次的”切线位于密切平面内。位于密切平面内的法线是主法线,第二个主方线是主法线方向。垂直于密切平面的法线是次法线,次法线方向是第三个主方向。挠率是次法线方向关于弧长的变化率。Lancret用x=ф(z), y=ψ(z)表示一条曲线,并把dμ叫做逐次法平面之间的夹角,而把d?叫做逐次密切平面之间的夹角。于是用近代的记号来写便有dμ/ds=1/?, d?/ds=1/?,其中?是曲率半径,而?是挠率半径 。 尽管光行差的发现是以全然未曾预料到的形式出现的,但它为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从光行差可以推得光速是大自然的一个常数,这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实验基础之一。 布拉德雷计算出光从太阳到地球需要8分12秒,与现代值的误差在8秒之内。 1667年,胡克提出了波动说,并得到惠更斯的支持,认为光是在以太媒介中传播的波动。牛顿对光以太提出非难:“行星和彗星都在天空中沿着各种各样路径﹑有规律地和十分持久地运动,因此说天空充满流体是非常令人可疑的,除非这些流体极其稀疏。” 1801年,Young赋予光以太明确的物理意义:(1)稀疏的有弹性的光以太充满整个宇宙;(2)物体发光时,就在以太中激发起振动,频率决定光的颜色;(3)在物体之中及其周围空间的以太的密度较大,但是弹性不变。 但是,一方面以太对于物体运动无阻力,另一方面以太又有固体的弹性性质,这是不可思议的。以太说也无法解释光波为何只能是横波,而不存在以太真空中的纵波。 法拉第与电磁感应(1831) 麦克斯韦得到20个变量的20个方程,1890年赫兹用现代的符号表示(采用米·千克·秒·安制): (1)对静电学,库仑定律(1785年) divD=ρ, D=εE (2)对静磁学,米切耳定律(1750年) divB=0 , B=μH (3)安培定律(1825年) curlH=j+?D∕?t, j=ρ? (4)法拉第定律(1831年) curlE=-?B/?t 对这个实验结果只有两种可能的解释:要么以太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斯托克斯的以太拖曳),而这就无法解释菲涅尔发现的光行差现象(利用以太风理解光的偏移);要么根本没有以太这种东西。 迈克耳逊他们如实地报道了实验结果,但迈克耳逊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做的实验给出的结果具有的重大意义,他称他的实验是一次没有给出预期结果的大失败。但是正是这个实验提醒人们必须重新审查被视为“神圣”的经典物理学的根基。迈克耳逊为此而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获得此奖的第一位美国人。 仍假定k和k’的原点在t=t’=o时重合,并假设r和r’是同一点在两坐标系上的径矢, v(vx ,vy ,vz )是k’系相对于k系的速度,那么齐次Lorentz变换改变为: r’=r+v{(γ-1)rv/υ2 –γt}, t’=γ(t-rv/c2 ) 仍假定假定k和k’的原点在t=t’=o时重合,但两个坐标系的轴的方向并不平行,两惯性系相对速度的方向也是随意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k’系绕o’的某轴转动,使它变到与k系平行的k’1系,就可以在k系与k’1系之间应用上述Lorentz变换的矢式,我们用D代表这个转动算符,就有: Dr’=r+v{(γ-1)rv/υ2 –γt}, t’=γ(t-rv/c2 ) 闵可夫斯基的4维世界 1908年,闵可夫斯基(1864~1909)在科隆举行的第八十届国际自然科学家与医生大会上发表题为《空间与时间》的讲话: “现在,我要向你们提出的时空观是在实验物理学的土壤上产生的,其力量就在这里。这些观点是带有根本性的。从现在起,孤立的空间和孤立的时间注定消失为影子,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保持独立的存在。” 相对论中的“测量”,不是通常意义下的“看”。要看到一个物体的立体形象,就要求从物体上发出的光子同时落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成像,这就意味着这些光子并不是从物体的一切点同时发出的,而是较远的点上较早发出的光子和较近的点上较迟发出的光子。这就出现了相对论效应的视觉形象问题。 分析可知,高速运动着的圆球和正方体,看起来不会成为扁椭球和长方体。看起来仍然是圆球和正方体,只不过是转动了一个角度θ=arcsin v/c。 因此,当我们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观察星空时,会发现头顶上的星座向运动方向的视野前方会聚。 2)从等效原理到广义协变性 爱因斯坦在等效原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