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味物质的特点:1.种类繁多,相互影响 2.含量甚微,效果显著 3.稳定性差,易被分解 4.风味与风味物质的分子结构缺乏普规律 5.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大多是非营养物质
风味化学的研究内容:1.了解天然风味物质组分的化学本质、分析方法、生成及变化途径 2.了解天然风味物质的化学组分和分离鉴定方法 3.研究食物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风味成分 4.研究食品增效剂、强化剂、稳定剂、改良剂等风味剂的开发和利用
风味化学的意义:1.可以使贮藏加工后的食品恢复新鲜风味 2.有可能用于配制风味食物或产生新型食品 3.推测风味形成和控制食品的风味质量 4.帮助遗传学家培育出更好风味的原料新品种
味感产生的基本途径:首先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总和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感。
影响呈味物质的主要因素:1呈味物质的结构 2.温度:味觉在30℃左右敏锐,<10℃或>50℃时迟钝;对糖精甜度的影响最大;对盐酸酸味影响小 3.浓度和溶解度:(1)浓度:适当的浓度使人有愉悦感 (2)溶解度:呈味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快慢决定味感的强度及味感的持续时间 4.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1)味觉的相乘作用:两种具有相同味觉的物质同时存在时,其味觉效果显著增强,并大于二者味觉的简单相加现象称为味觉相乘(谷氨酸与肌酐酸钠共存) (2)对比作用(协同):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呈味物质,适当调配,可使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突出的现象(吃糖后再吃山楂感觉极酸;糖中放少量盐更甜) (3)消杀作用(拮抗):指一种呈味物质能够减弱另外一种呈味物质味觉强度的现象(酱油的咸味比同浓度的食盐水味淡;蔗糖与硫酸奎宁的相互作用) (4)变调现象(阻塞现象):将两种物质混合时,若一种呈味物质的浓度远高于另一种,则高浓度呈味物质的味道会占主导地位,甚至就可以完全掩盖另一种味道(吃奎宁后喝清水感觉有甜味;吃“神秘果”后再吃酸味品感觉不到酸味) (5)疲劳现象:当长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刺激后,就感觉刺激量或刺激强速减小的现象(连续吃糖)。
味觉机理学说:1.定位基与助味基理论 2.物理吸附理论 3.化学反应理论 4.生物酶理论 5.生理电流学
影响糖甜度的主要外部因素:1.浓度:糖的甜度增大增大;超出界定的浓度范围,则可能发生各种甜味物质的甜度顺序的改变 2.温度:在较低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大多数糖的甜度影响不大,尤其是对葡萄糖和蔗糖的影响较小,但对果糖的影响十分显著 3.甜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1)不同糖之间的增甜效应 (2)其他呈味糖的影响:在适当浓度(阈值以下)的蔗糖与其他味感物质共有改善风味的效果,但浓度较大则无一定规律 (3)结晶颗粒大小:小颗粒越小,则越甜
常用甜味剂:(一)天然甜味剂:1.糖、糖浆和糖醇:(1)重要的糖类甜味剂:①糖:多数无味,少数苦味,仅少数几种单糖及低聚糖有甜味,并随聚合度增加,甜度下降;程甜物:少数几种单糖和双糖;特性:甜味纯正,水溶性好,呈味快消失也快,略具粘性从而具有浑厚感 ②糖浆:A.淀粉糖浆:由淀粉经不完全水解糖转化而成,也称转化糖浆;淀粉转化的程度——葡萄糖值(DE值);淀粉转化液中所含转化糖(以葡萄糖计)干物质的百分率 B.异构糖浆:一部分葡萄糖在异构酶的异构化作用下转化为果糖;甜味纯正;结晶、发酵、渗透、保湿、耐贮性良好 C.糖醇类甜味剂:a.木糖醇:消清凉味,防龋齿,代谢不需要胰岛素 b.山梨醇:清凉味,食用后在血液中不转化为葡萄糖 c.甘露醇 d.麦芽糖醇 *糖醇:经相应的糖催化加氢制得 共同特点:甜度较低,粘度较低,吸湿性较大。不参与美拉德反应,能量值较低,不引起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水平波动,不引起龋齿,但达到一定量可能引起腹泻、肠胃不适、不能超量添加。(二)非糖天然甜味剂:1.甘草苷:释放缓慢而存留时间长,与蔗糖及柠檬酸搭配使用甜味更佳 2.甜叶菊苷(最甜的天然甜味剂):甜味纯正,甜度适中,快速达到最高甜度,可迅速消失,无苦味,无发泡性,溶解性好,在人体内不参与代谢,不提供热量,并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3.干茶素:稳定性好,有微弱的防腐性能,蔗糖中加入1%的干茶素,甜度提高3倍 (三)天然物的衍生物甜味剂:1.氨基酸和二肽衍生物:(1)氨基酸:L-型氨基酸多苦味;D-型氨基酸有强烈甜味 (2)二肽衍生物:阿斯巴甜→天门冬氨酰丙并氨酸甲酯 ①构成二肽的氨基酸必须同为L-Aa ②肽链的氮端必须是天冬氨酸,且它的羧基和氨基均为游离基 ③形成二肽的另一端必须是中性氨基酸,而且它的碳端必须酯化,当其酯基越小时,甜度越大 ④二肽衍生物的甜度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 2.二氢查尔酮(D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