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省情概况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横跨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土地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00多万,辖12个地级市和2个民族自治州,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省会兰州是西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公路、铁路、航空基本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2606公里。航空现有兰州、敦煌、嘉峪关、庆阳、天水、张掖、金昌7个民用机场,通达全国各地和香港。
甘肃地域广阔、地形多变,土地、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的资源大省和“有色金属之乡”。全省国土面积居全国第7位,土地和耕地的人均占有量都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一倍多。甘肃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1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镍、钴、硒、铂族金属等10种,居全国前5位的有34种。尤其是金川的铜镍矿,其规模仅次于加拿大的肖特贝里硫化铜镍矿,居世界第二位。煤炭资源保有储量92.4亿吨;石油资源储量33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67.25亿立方米;水力总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可装机容量为1309万千瓦;风能资源储量2.3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2667万千瓦以上。甘肃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现有药材1527种,是中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甘肃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农作物病虫害少,地域差异极为明显,农产品多样化特征突出,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种子产区、马铃薯产区和五大牧区之一,还是种植酿酒葡萄的最佳生态区之一,为发展加工工业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甘肃还出产品质优良的畜产品,牛羊肉是甘肃省独具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畜牧产品,羊肉产量位居全国第四,绵羊细毛及半细毛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目前,甘肃已经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医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中国西北的重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开发建设,甘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甘肃将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拓、共同繁荣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吸收利用省外投资,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医药、生物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业、轻工纺织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大力振兴石化通用设备制造、机械电工电器设备制造、汽车及专用设备制造等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重点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甘肃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
中心: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
两翼: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组团:祁连山生态补偿区,武威张掖河西走廊绿色经济区,“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区,金昌、白银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
整体: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同步、整体推进。
五个大幅度提升: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
甘肃省政府提出重点打造兰白经济圈等六大经济区:兰(州)白(银)经济圈、酒(泉)嘉(峪关)一体化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片区、金(昌)武(威)经济协作区、临(夏)甘(南)民族经济区、庆(阳)平(凉)天(水)陇东南煤电化走廊。
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
201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3341”项目工程,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确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三大战略平台——就是打造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
三大基础建设——就是要深入实施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
四大产业方向——就是要把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作为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的产业方向和工作格局,力争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以强劲的投资支撑转型跨越发展。
优势产业及发展方向
甘肃地域广阔、是中国的资源大省、能源大省和“有色金属之乡”。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已经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医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中国西北的重要工业基地。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甘肃将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拓、共同繁荣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吸收利用省外投资,充分挖掘我省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和潜力,坚持用高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工技能鉴定实操题库(高级工).pdf
- GB/T38058-2024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pptx VIP
- 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pdf VIP
- 2025甘肃甘南州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招聘45人笔试备考试题有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VIP
- 最新公务员面试试题经典题及答案.docx VIP
- 长恨歌意象研讨分析.pdf VIP
- 2025甘肃张掖市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招聘3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QSR质量手册(超详模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