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练习题_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辨别下列复句类型: 一: 1、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令人多么惊喜啊!() 2、与其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变化,不如在社会起革命变化。( 3、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4、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5、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条件。 二: 1、周总理不但用轿车送我上医院,而且叫人专门送回一件新的衬衫。 2、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茴香豆。 3、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4、他瘦得教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 5、我们既要放下包袱,又要开动机器。 三: 1、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要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2、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3、我宁可在这里蹲防空洞,也不能让祖国的人民蹲防空洞。 4、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 5、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然而我的心里仍然不舒服。 四: 1、要么你就还我黄家的钱,要么就拿女儿顶债。( 2、一方面由于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关。 3、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5、这声音虽然很低,却很耳熟。 五: 1、我国幅员辽阔,特产丰富。( 2、我够不上纽约州长竞选抽需的条件,于是我提出退出竞选的声明。() 3、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 4、要是被人惹恼了,松鼠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5、我们既要放下包袱,又要开动机器。) 六: 1、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到一样荤菜。( 2、只有有水源,单新疆自治区高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3、这种机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5、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益下降。 七: 1、上面的路虽然还很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 2.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3、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4、闻一多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5、只有赶上丰年,才缝上一些新衣服。 6、我们谈的“俭以养德”当然不是诸葛亮时代的封建道德,而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德。 7、.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8、.这声音虽然低,却很耳熟。 9、凉风,即使一点点,也给人们许多希望。 10、假如你要到嘉陵江对岸去办事,现在不必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假设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递进复句)(递进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转折复句(并列复句)因果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假设复句)(转折复句)选择复句)(并列复句)(并列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并列复句)因果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并列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并列复句递进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关系)选择复句)(条件复句) (并列复句)(并列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假设复句二重复句的划分 二重复句是指有两种意义关系,两个结构层次的复句。怎样划分二重复句呢? 一、确定分句数目。要注意,不能把有起强调作用的关联词语的句子成分,或作句子成分的主谓短语误认为是分句;也不要把省略了主语、具有分句资格的短语不计为分句。例如: (1)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 (2)只有反复阅读,反复感受和体验,才能领略艺术的全部魅力,才能品尝艺术的迷人的美。 例(1)表面上看有两个分句,实际是一个分句,“无论哪个时代”是状语,“无论”起强调作用。 例(2)应有4个分句,“反复阅读”与“反复感受和体验”,都是由偏正短语构成的分句。 二、划分第一层,明确其关系。 (1)借助关联词语。因为它是表示分句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的重要标志。明确每个关联词语管几个分句。 (2)无关联词语的,其一是以句子意义上去分析;其二是添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再作判断。 (3)借助标点符号。一般说来,在二重复句中,如果有分别,往往分号处是第一层界限。例如: 1.(1)无论瓦罐碰上石头,(2)或者石头碰上瓦罐,(3)遭殃的总是瓦罐。 2.(1)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2)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3.(1)利剑虽然锋快,(2)斩不断流着的水;(3)骏马虽然飞快,(4)甩不掉自己的影子。 例1中“无论”管了第(1)(2)分句,故第一层应在(1)(2)分句与(3)分句之间,属条件关系。例2虽无关联词语,但根据句意或增添关联词语可认定,第一层在(1)分句与(2)(3)分句之间。属因果关系。例3借助关联词语和标点符号。可知第一层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