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规律研究及2016迎考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013年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甲卷) ? 传记 ①内容的分析概括(客)。②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③筛选信息,概括要点。④就传主的某一方面的人格魅力探究。 2014年 《科学巨人玻尔》(甲卷) 传记 容的分析概括(客)。②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④对人格魅力的探究能力。 2014年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乙卷) 传记 ①内容的分析概括(客)。②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③筛选信息,概括要点。④考查对使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 2015年 《朱东润自传》(乙) 《将军赋采薇》 传记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②分析概括文本内容③对传主志向的分析与概括④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⑤分析概括文本写作特点⑥探究评价作者的传记文学观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卷考题回顾】 四、语言基础及表达运用 2013年 13.成语使用 14.病句辨析 15.衔接连贯 16.补写句子 17.图文转换 2014年 13.成语使用 14.病句辨析 15.衔接连贯 16.补写句子 17.图文转换 2015年 13.成语辨析 14.病句辨析 15.语句衔接与连贯 1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 17.图文转换 【命题规律】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考点:2011—2015年新课标卷对“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考查的题型和知识点相对稳定,客观题只考查了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三个知识点,分值9分;两道主观题中,一道由句式变换到连续三年补写句子再到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另一道两年考查仿写,连续三年考查图文转换, 2011年考察了长句变短句。2012年出现了新题型概括补写语句,2013年出现了新题型图文转换。分值11分. 【山东卷考题回顾】 (二)表达运用及交流 建议为学生解读:“作文发展等级”及“写作要求” 1、发展等级方面: “深刻”: 文章立意好,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紧密。要求考生对生活有见解,有认识。这是一种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的素质,是一种能面对结果推究原因的眼光,是一种能立足现实预见趋向和结果的识见。 “丰富”:厚积薄发,丰厚的积累,是站在较高高度上认识问题的基础。丰富来源于学:学习生活,观察体味;学习书本,广泛阅读。学识是丰富积累的展现。 “有文采”:语言能力强,善于修辞,善于措辞,善于表达。诚挚的情感、宽松的心态,是发扬文采的先决条件;娴熟地调动语言,求得语言与思想感情的高度谐和,是实现文采的能力基础。 “有创新”:构思新巧,立意深刻,使用材料新颖。创新涉及到思想感情、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诸多方面,其共同点是突出个性特征。 2.对写作要求的界定分析 2013年课表卷作文题写作要求的表述与2012、2011年作文题写作要求的表述完全一致,进一步体现出高考作文要求的稳定性和承继性。考生需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的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充分理解其包含的考查指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 “阅读下面的材料”意在提醒考生作文立意行文须从本材料出发,而不能轻视材料,另起炉灶从而随意确定作文的主题。 “选好角度”缘于材料本身含意丰富,角度较多,考生需要对立意角度进行甄别筛选,选择“符合题意”的一项展开作文的构思,从而体现出作文对考生理性认知的衡量,彰显考生从材料出发独立思考的主体性。 “确定立意”强调了在“选好角度”前提下对立意的明确表达,考生只有对材料予以充分的理解和综合的提炼,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材料内容及含意,依据自身的思考判断、知识构成等因素立意构思,它考验着考生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能力。 “明确文体”提示考生在文体不限的基础上,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在文体选择上,试题给予了考生充分的自主权,考生可选择任何一种文体进行写作,但一旦确定使用某种文体,则要明确合乎此文体要求,避免出现文体混杂的现象。 “自拟标题”给了考生广阔的拟题空间,考生可在把握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主确定标题,展现个性化认知。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考生必须在阅读作文材料基础上,依照材料的内容涵盖和含意指向,在合适的范围内确定立意,构思行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强调考生要有自己的立意构思,不得仅对原材料进行简单扩写,或对已有文章进行简单改写,更不允许照抄照搬他人作品。 “不少于800字”是对作文提出的字数要求。考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内容完整而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否则,会按“每少50字扣1分”的原则适当减分。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GETS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 高考语文命题规律研究 及2016迎考策略 全国课标卷与山东卷依据“考试大纲”命题,对必考部分的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