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单线梁支架 交底范围 交底日期 交底单位 被交底单位 工程一队 交 底 人 被交底人 一、施工总体安排
本段单线梁施工安排在墩身、垫石施工完成后进行,主要是对预埋件及预留孔的准确定位,如:支座预留钢板、套筒、防落梁预埋钢板及螺栓、接触网支柱预留钢板等的设置,承担施工的队伍为工程一队,施工中做好各种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保证,确保总工期目标实现,对各工序之间形成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按期开工和完成。
二、作业场所、方法
本段共计42孔单线梁,剩余8孔32米单线梁,8孔24米单线梁。单线梁施工按照《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单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施工。
三、技术要求
1、模板安装符合规范要求。
2、钢筋的加工以及绑扎焊接符合规范要求,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3、相应的预埋件安装预埋位置正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接触网支柱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5、防护墙内侧与线路中线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6、其他构造及附属设施,如:电缆槽、桥上排水、梁端排水、综合接地,封锚等符合设计要求。
7、混凝土质量、拌合、运输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要按照要求进行养生养护。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钢筋加工、制作、绑扎安装→预埋件、预留孔设置、接触网支柱等附属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预应力张拉、封锚、封端。
2、 结构施工原则
2.1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不小于3.0m。
2.2 信号、通信专业要求:单线桥地段,在列车正向运行方向的左侧设置信号、通信电缆合槽,净尺寸为:350mm(宽)×300mm(深)。
2.3 电力专业要求:桥梁(单线)均须设置电力电缆槽,电缆槽尺寸为:300mm(宽)×300mm(深)。
2.4 线路中心线至防护墙内侧距离:曲线上本梁按平分中矢布置,考虑本线最小曲线半径R=1200m的影响,最大矢高f=6.4cm,按f/2考虑加宽值为3.2cm,按与31.5m梁桥面布置一致,故本图线路中心线至防护墙内侧距离取值为2.0m。
3结构形式
3.1.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等高度简支箱梁,梁端顶板、底板及腹板局部向内侧加厚。
3.2 箱梁中心线处梁高为2.6m,横桥向支座中心距为2.0m。
五.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1.1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交底,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相关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向工区各职能部门及施工作业队进行交底,一直交到作业班组。
1.2、施工外业准备
1.2.1材料贮备
(1)、梁体需采用C50混凝土,封锚采用C50干硬性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护墙、遮板及电缆槽竖墙混凝土采用C40混凝土。
(2)、钢筋:HPB235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钢筋》(GB1499.1),HRB335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3)、支座:采用《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简支梁盆式橡胶支座(TGPZ)安装图》(叁桥(2007)8360)。每孔箱梁采用固定支座、横向支座、多向支座、纵向活动支座。
(4)、桥面排水管及管盖:采用PVC管材,应符合《无压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20221-2006)的要求。
1.2.2除了材料储备外,为更好的使单线梁施工顺畅、连续,还需以下准备:
(1)调查沿线交通、水源、电源、地方材料、劳动力资源等情况。
(2)落实所需主要材料的来源。
(3)劳动人员准备如:钢筋工、焊工、吊装工、电工;
(4)机械设备准备如:汽车吊,砼泵车、电焊机、钢筋加工设备、手拉导链、液压千斤、全站仪、水准仪等;
(5)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等。
2钢筋绑扎
2.1梁体钢筋应整体绑扎,先进行底板及腹板钢筋的绑扎,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的绑扎,当梁体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相碰时,可适当移动梁体钢筋或进行适当弯折。梁体钢筋最小净保护层除顶板顶层为30mm外,其余均为35mm,且绑扎铁丝的尾段不应伸入保护层内。所有梁体预留孔处均增设相应的螺旋钢筋,其中桥面泄水孔处钢筋可适当移动,并增设螺旋筋和斜置的井字形钢筋进行加强;施工中为确保腹板、顶板、底板钢筋的位置准确。当采用垫块控制净保护层厚度时,垫块应采用与梁体同等寿命的材料,且保证梁体的耐久性。
2.2钢筋表面应洁净,钢筋要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弯制和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