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椭圆宏程序编程探讨技师论文解析.doc

数控车椭圆宏程序编程探讨技师论文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控车高级技师论文 数控车椭圆宏程序编程探讨 专 业 数 控 技 术 单 位 姓 名 指导教师 院 系 机电工程系 提交日期:2011年10月 数控车椭圆宏程序编程探讨 【摘要】数控机床在我们机械产品加工中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加工时间,获得了较复杂的零件,创造了较高的效益。在数控车床上,常会遇到加工椭圆、抛物线等非圆曲线的零件,本文以在FANUC-0i系统数控车床上车削椭圆弧编程进行较全面的归纳和探讨。 【关键词】FANUC;数控车床;椭圆;宏程序 引言 在数控车床上用宏程序来编写椭圆弧程序进行车削加工,它是用无数微小直线段进行拟合而成(G1指令)。椭圆的方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椭圆标准方程,即=1(ab0);另外一种是椭圆参数方程,即X=acosθ、Y=bsinθ。在编写宏程序过程中,具体使用哪种椭圆方程要根据图纸给定条件决定,有时两种方程都可以使用,如图1所示。 (a))=1(ab0);参数方程为Z=acosθ、X=2bsinθ(直径量)。 (a))=1(凸椭圆)或=1(凹椭圆)(L为偏移后的圆心与工件坐标系圆心的Z向距离,K为偏移后的圆心与工件坐标系圆心的X向距离,半径量),椭圆的参数方程为Z=acosθ-L、X=2*bsinθ+2K(凸椭圆)或Z=acosθ-L、X=2K-2*bsinθ(凹椭圆)。 (a))=1(Z方向偏移量和椭圆长半轴相同)进行宏程序编程,也可以使用Z=16cosθ-16(长半轴和Z方向偏移相同)、X=24sinθ(直径量)参数宏程序编程,具体要看椭圆弧终点给出的是坐标数值还是角度值来决定用哪种编程方法。如图4所示椭圆弧为半个椭圆,椭圆终点的坐标数值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来(X24,Z-16),椭圆的起点和终点坐标角度值分别为0°为90°,其程序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标准方程宏程序编程 程序段号 程 序 注 释 N10 T0101 M3 S600; 1号外圆偏刀粗加工零件外形 N20 G0 X32 Z2 M8; 刀具到起刀点 N30 G73 U15 W0 R10; G73轮廓粗加工循环车削 N40 G73 P50 Q160 U0.3 W0 F0.3; N50 G0 X0 N60 G1 Z0 F0.1; N70 #100=0; #100为X N80 #101=0; #101为Z N90 G1 X[#100] Z[#101] F0.1; 直线拟合椭圆弧 N100 #101=#101-0.5; Z为自变量,每次移动0.5步长 N110 #103=#101+16; #103为#101+16 N120 #100=12*SQRT[1-#103*#103/256]; 根据标准方程公式计算出X(应变量)值 N130 #100=2*#100 X为直径量编程 N140 IF [#101GE-16] GOTO 90; 条件判断,当Z≥-16,程序跳转到第90行 N150 G1 Z-43; 车直线 N160 GO X32; 抬刀 N170 GO X200 Z200 M5; 退刀,主轴停 N180 M9; 冷却液关 N190 M0; 程序暂停 精加工程序略(G70) 表2:参数方程宏程序编程 程序段号 程 序 注 释 N10 T0101 M3 S600; 1号外圆偏刀粗加工零件外形 N20 G0 X32 Z2 M8; 刀具到起刀点 N30 G73 U15 W0 R10; G73轮廓粗加工循环车削 N40 G73 P50 Q160 U0.3 W0 F0.3; N50 G0 X0 N60 G1 Z0 F0.1; N70 #101=0; #101为θ角自变量 N80 #200=0; #200为X N90 #201=0; #201为Z N100 G1 X[#200] Z[#201] F0.1; 直线拟合椭圆弧 N110 #101=#101+0.5; #101角度自变量,每次增加0.5° N120 #201=16*cos#101-16; Z方向参数值(应变量) N130 #200=2*12*sin#101; X方向参数值(应变量) N140 IF [0GE#101LE90] GOTO 90; 当90°≥θ≥0°,程序跳转到第90行 N150 G1 Z-43; 车直线 N160 GO X32;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