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12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 了解土壤的组成、背景值等基本概念,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定的原则及基本方法等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本质属性——肥力 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 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2、土壤的物质组成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3、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1) 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 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资源 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 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吸附性 (二)酸碱性 (三)氧化-还原性 (一)吸附性 土壤吸附性能与土壤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密切相关 无机胶体 (黏土矿物, 铁, 铝, 硅等水合氧化物) 有机胶体 (主要腐殖酸及少量的生物活动产生的有机物)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由于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胶粒表面带有电荷, 分散在水中时界面上产生双电层等性能,使其对有机污染物 和无机污染物有极强的吸附能力或离子交换吸附能力 (二)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划分为九级 p269 土壤酸度 (三)氧化-还原性 氧化剂 : 游离氧, 高价金属离子, 硝酸根等 还原剂: 土壤有机质, 厌氧条件下形成的分解产物, 低价金属离子 由于土壤中存在着多种氧化性和还原性无机物质及有机物质,使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我国土壤背景值表达方法 对元素测定值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元素,用算术平均值( )表示数据分布集中的趋势,用算术均值标准偏差表示数据的分散度,用 表示95%置信度数据的范围值 对元素测定值呈对数正态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用几何平均值(M)表示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用几何标准偏差(D)表示数据分散度,用 表示95%置信度数据的范围值 四、 土壤污染 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量和速度超过土壤能承受的容量和净化速度时,就破坏了土壤环境的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的积累逐渐占据优势,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性状改变,功能失调,质量下降,导致土壤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的特点 隐蔽性和潜伏性 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定出 类似于水、大气的判定标准 五、 土壤质量标准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本节要求 理解“HJ/T 166 -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参照“HJ/T 166 -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讲解 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4 种主要类型: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和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一、 监测目的 1、土壤质量现状监测 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 4、土壤背景值调查 二、 资料的收集 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 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 通过充分调查,选择监测区域,确定代表性地段、代表性面积,然后布置一定量的采样地点,进行采样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三、监测项目 土壤优先监测物 我国土壤常规监测项目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监测项目 :   我国土壤常规监测项目:   金属化合物有镉、铬、铜、汞、铅、锌;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有砷、氰化物、氟化物、 硫化物等;   有机化合物有苯并(a)芘、三氯乙醛、油类、 挥发酚、DDT、六六六等。 四、采样点的布设 一般要求每个单元设3个采样点 计算公式:N=(s*t/d)2 六、土壤监测质量控制 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土壤样品的类型、采样深度及采样量 (二)采样时间和品绿 (三)采样注意事项 二、土壤样品的加工与管理 (一)样品加工处理 (二)样品管理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污染调查 采集污染土壤样品之前,首先要进行污染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①自然条件,如成土母质、地形、植被水文、气候等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