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我国相机产业的发展历程
摘要
相机作为一种现代化产品,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壮大,不断的贴近人们的生活。我国作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照相机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但面对国际影像产业巨头的挑战,国产相机显得力量很弱。本文通过分析相机产业的总体概况、宏观环境、发展态势以及产业结构介绍了我国相机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相机 发展历程 小孔成像 企业
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200年里,相机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它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实我国对光和影像的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00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但是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建立就远远晚于照相机技术了,中华民国时期虽然曾有“仙乐”的昙花一现,可是真正的起步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仙乐(SELO)牌照相机仙乐,又称“维纳氏-仙乐”,是我国可考相机制造史上第一台国产相机,出产于新中国建立前的1947-1948年,总产量200多台。说到仙乐,不能不提中国照相机工业第一人郑崇兰先生,同时还有他的一句话“我开照相馆以后,发觉所用器材都是从外国进口,我想这些东西我们自己也可以做,何必要买外国货。”正是他的人,他的话,为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信念上的基础——国货当自强!大来牌照相机“大来”照相机是新中国第二台由照相机生产企业生产的相机,由于其仿制得相当成功,而且据说效果不错,所以在当年惹来了《工人日报》与《北京日报》的长篇报道。七一牌照相机(幸福I型)“七一” 牌照相机是我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折叠式照相机,也就是业内称的120照相机,于1956年7月1日作为党庆礼物试制成功,但是没有对外发售,是一台标准小型折叠式相机。除了镜头用的光学玻璃以外,所有四百八十多个零件,都是用国产原料做的。上海58-I型照相机、上海58-II型相机1958年3月17日,由上海钟表工业公司照相机试制小组和多个文具、电镀等厂家联合组建的上海照相机厂成立。上海钟表工业公司照相机试制小组也把仿制苏联“卓尔基”35毫米镜头快门照相机定名为“上海58-型”,接着开始仿制西德“莱卡”机——“上海58-II型”。1958年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上海58-I型”相机,在我国照相机发展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上海58-I型”的出现,标志着新我国相机生产走向正规,也是第一批工业化生产的照相机。而“上海58-II型”由于是完全仿制德国“莱卡b型”,制作上也极为精致,被戏称为莱卡的上海版,产量约在1100多架。紫金山牌照相机随着北京 、天津、上海等地照相机厂的建立,其他地区也不甘落后地加快了照相机厂建立和照相机试制进程。在1958年这一年里,南京、重庆、广州、福州先后宣布开始试制照相机,随后以各种形式进入工厂建设步骤。而同时,北京市照相机厂和天津市照相机厂也完成了转型,成为了国营照相机厂。1958年年终结算,全国各地试制及生产照相机的总数约为2.1万台1959年3月,南京电影机械厂(南京照相机厂)开发“紫金山”牌Z-135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成功9月通过批量生产鉴定。这台照相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与国际水平相接近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整个1959年都是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奔跑期。据统计,到了1959年底在“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口号推动下,全国照相机生产首次打破十万大关,全年产量达到10.4万架。
1960年2月,国家轻工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照相机行业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经验交流会议,是我国首次全国性的照相机生产技术专业会议1960年的终结也标志着中国传统照相机工业的启动期结束。徘徊1961~1969)
在六十年代初,全国照相机生产量继续上升,可惜由于全国性“自然灾害”的出现,国民经济面临巨大困难,照相机生产量大幅度下降,许多照相机厂开始下马或转产其他产品,直接地导致了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十年徘徊期。在这十年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大产商坚持了照相机的生产,当然它们的坚持也为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961年3月,上海照相机厂研制出了“上海58-IV”型双镜头反光相机基本结构参照了德国罗莱双反相机1962年,上海照相机厂发表了以著名的罗莱双反相机为蓝本仿制“上海牌”(即把“上海58-IV”改进为“上海IV型”)双镜头反光相机,相机拥有一对焦距均为75毫米的镜头,分別用来取景和摄影,相机速度范围为1-1/300秒、B门,设有自拍和闪光同步介面,自动停片装置等等“上海牌”双反无论是从外型还是内在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标志着我国照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1数据编码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常考点试卷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VIP
-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类专题练习合集.docx VIP
- 一种JNK激酶的相变探针及其应用.pdf VIP
- (高清版)DB37∕T 1830-2011 文登奶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VIP
- 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的投资合作协议模板.docx VIP
- 第二单元 第1课《吉祥剪纸》课件【桂美版】美术 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Joyoung 九阳 开水煲 K17D-WY170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边塞征戍类对比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