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课件38.pptVIP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课件38.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课件38.ppt

小王和小刘是一对和睦夫妻,工作学习,互相帮助,生活中充满乐趣。一天,小王对妻子说:“我出个谜给你猜,猜对了,晚上请你看电影;猜不出,罚你做晚饭。”“好啊!”说着小王在桌上摆了三个硬纸片剪成的阿拉伯数字,横排组成“100”。“你别说话,只做动作,这个谜的谜底是两个成语,看你猜不猜得出。”小刘盯着数字想了一会儿,忽然笑着说:“有了,有了。”她把其中的“1”字拿了起来。小王笑着说:“晚饭看来得我做了。” 这对夫妻打的哑谜是两个成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缺一不可 一举两得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合语境。C.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望文生义。D.鼎足而立:形容三方分立对峙。文中只涉及两方。 答案:B 2.(2012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____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 沟通 喧哗     B.溶化 勾通 喧闹 C.融化 勾通 喧哗 D.融化 沟通 喧闹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冰雪融化,主要考查固定搭配,“溶化”一般指物质溶于水等液体;人与人之间用“沟通”,“勾通”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喧闹”,重点在于热闹,而“喧哗”在于杂乱吵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是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B.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C.久假不归:意思是久借不还,用在此处望文生义为“假期长不回返”;D.奔走呼号:指为办成某事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与语境吻合。 答案:D 4.(2011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这道题考查辨析近义词的能力,除了要结合词语的含义外,还要考虑词语的搭配以及在具体语境中的协调。从语境来看,“提出”后面一般跟观点等宾语,只有“提醒”,既得体又切合语境,能表现善意的关注;“引发”的意思是引起、触发,不如“产生”能体现直接关联,也能够与后面的“出现”协调呼应;“适合”的意思是符合,代入欠妥当,“合适”说明合理恰当,与语境吻合。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辨析成语的能力,重点考查成语的感情色彩、词义、适用对象。A.“漫无边际”是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属于不合语境,不恰当;B.“闲言碎语”是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或者没有根据的话,贬义词,与前面的“长辈”不搭配;D.“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与语境不搭配。 答案:C [近三年山东卷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统计] [综上分析] 1.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都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的,考查学生对近义词语的辨析或语境中词语使用正误的判断能力。在词语考查中以熟语尤以成语为考查重点,是每年必考内容。一般实词、虚词的考查也有涉及,除单独设题外,有时与熟语也命制在同一题中予以考查。 2.实词以同音词和近义词的意义、用法以及感情色彩为考查重点,所选词语多为生活交际和报刊中经常出现而又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语。 3.虚词以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的规范使用为考查重点,题型通常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与实词一起考查。 4.熟语的考查均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于判断熟语使用的恰当与否。以四字成语为考查重点,所选熟语多为生活中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或误用的熟语。 5.命题重点一般放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六个方面: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轻重失当、褒贬失当、重复或矛盾、不明典故。所选用的语言材料既新颖又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气息。 开篇一补——中学教学中不该消失的一课 语法知识你知否? 语法知识,初中不教,高中不学,高考不考。可是,在学习语病、句式仿用、句式变换以及古诗文阅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等)时,我们又无法回避它,甚至连高考命题都无法绕开它。由此可见,语法知识确有学习的必要。事实上,各地不少有经验的老师在学习本专题前总要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因此,我们特地编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