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全真模拟考试(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新课标I卷.doc

新课标高考全真模拟考试(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新课标I卷.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2016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第六次考试) 语文试题(新课标I卷) 命题:tangzhixin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套试题适用地区: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湖北、湖南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 乡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 性的。”在乡土性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必然要重视乡贤文化。 谁是乡贤?或者说谁有资格称为乡贤?大致来说,乡邑有道德声望和卓越建树的人方 可称为乡贤。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因时代不同而标准不同,但总的说来,古代标准的尺度, 权衡在地方人心,落实在乡贤祠的祭祀上。一个乡邑中人,品学为地方所推崇,死后被题 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受春秋致祭,便称乡贤。乡贤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乡贤所创造的具有人文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当我们称乡邑某前人为“贤”的时 候,是包含道德层面的肯定和赞誉的,所以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对乡贤文化的认知让我们很有启发,他辞官回乡以后,花了很大的 精力对乡贤事迹深入发掘,为地方文化谱系建立永存的标识,其目的正如他在《感怀》诗 中所说:“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这里的人心,是乡贤的 道德高度,是一种至善大有、忠贞正直、悲天悯人、推己及物的典型人格。 当然,乡贤文化是一种地方性人文标识,我们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 “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观察地方乡贤的道德风范和精神高度,并发掘出其地方[来源:Z§xx§k.Com]怜[来源:Zxxk.Com] A(“对于地方人文道德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错,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2.C(C项中“其审视评价的视角其实与一般文化别无两样”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文中第四段说“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由此可知,审视评价乡贤文化的视角与一般文化是有区别的。) 3.C(“如果文献流失、文物毁灭,乡贤文化自然就会随之消亡”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文献和文物使乡贤的道德精神‘看得见’,其实乡贤文化之所以产生影响,除‘目染’之外,还在于‘耳濡”’,由此可知,文献流失、文物毁灭只会让乡贤文化无法“看得见”,并不会使其消亡。) 4. D(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虚词、特殊句式等断句。如,句中的“圣怒”“ 夫卖直者退”等词语,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5. D(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的官吏。) 6.B(“后来是袁公替他们辩解,从而洗清了冤屈”错,根据原文,是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不羁的青年,没有其他事情。后来经过两台官员审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事情才停止。) 7.(10分) 1 事情交付四郡处理,四郡的官员推举袁公执笔(处理此事),袁公依法书写供状为石昆玉洗雪冤屈,同僚们都十分害怕。(译出大意给2分;“下”“秉笔”“雪”,每译对一处给1分) 2 碰到别的御史触怒了皇帝,将要受到廷杖的责罚,各位御史都到内阁为这位御史求情,辅臣把皇帝的意思作为理由拒绝了。(译出大意给2分;“诣”“以”“辞”,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袁公名可立,字礼卿,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苏州府推官)治理苏州,官员考察时以政绩第一上报朝廷,被召入西台(官署名)。这时候皇上有些厌恶大臣频繁地议论朝政,朝廷动不动就以“卖直沽名”压制正当的言论。袁可立直言上疏道:“近年来,大臣们的言论很多,言辞激烈直率,以致触怒了皇上,因此罢黜的官员不下一百人,而且都说是‘卖直沽名’。这些正直敢言的官员都被斥退,而不正直的人却能得到升迁;爱惜名节的官员遭罢免,而坏名声的官员却能得到重用。”因直言抗疏(遭罢官)归里。大凡袁可立经手处理事情,都有长远的考虑和安排,深得事物的要领和精髓。 袁可立为苏州府推官时,浙江湖州罢官在家的前礼部尚书董份,因为广敛资财被乱民围攻,闹得非常厉害,两台官员下文书授权袁可立处理此事。袁可立到任后,立即广泛收集诉状分发到各县衙门以削弱哄乱的声势,然后缉捕一两个带头闹事的人依法处理,事件很快得到平息。 正当倭寇出没战备吃紧的时候,吴中一带豪侠青年王士绣、乔一琦等人自命保家护国,他们的仇家向官府诬告他们图谋叛乱。两台官员马上对他们侦查勘问。唯独袁公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不羁的青年,没有其他事情。后来经过审查果然没有发现什么,事情才停止。大家一致认为袁可立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袁可立在登莱的时候,正值元宵节大宴宾客,忽然有报说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要谋反,众位负责监察之责的官员听到这消息都很害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