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案示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小儿辩日》教案示范课件.ppt

* 1.文言文两则 1.学弈 学 弈 围棋,下围棋 第一课时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 弈 注意文中的多音字:缴 zhuó jiǎo缴械 缴获 为 wèī wéī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 作者简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的人 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者也,判断句,一般解释为“是······的人。”)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的教导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 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 使:让。 诲:教 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弈秋的教导 认为 就要 来到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也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拉弓箭去射它。 它:天鹅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前面那个人 前面那个人 虽然和前面那个人一起学习,(学习效果)却不如前面那个人了。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后面那个人 省略句,省略了“之”,就是指前面那个人 难道说是后面那个人的智力不如(前面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为:谓,说。 其:他,指后一个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思考: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有什么不同? 请说出几个专心致志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一心一意 请用几个词概括后面那个人的特点。 心不在焉、一心二用、三心二意、心神不宁 思考:同样师从弈秋这位这位棋界高手,为什么一人成功,一人失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因为学习态度不同,所以学习效果也不同,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之”的用法 (1)助词,表示“的”,例如“通国之善弈者也” (2)代词,表示“它/她/他”,例如“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例如“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4)动词,表示“去、到”,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⑴ 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⑵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⑶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⑷ 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⑸ 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两 小 儿 辩 日 选自《列子 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 为 汝 多 知 乎! 孔子东游,见 / 两小儿 / 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 / 日始出时 /去人近,而 / 日中时 / 远也。” 一儿以 /日初出远,而 / 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 / 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 乎!” 孔子东游,见 两小儿 辩斗。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