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全套资料--第二节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2解读.docVIP

细胞生物学全套资料--第二节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2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一、细菌 二、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大小通常为0.2~0.3μm,可通过滤菌器无细胞壁不能维持固定的形态呈现多形性(图3-17) 图3-17 肺炎支原体 图片来自/BI330A/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36%这对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是必需的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皂素等均可引起支原体膜的破坏而使支原体死亡。支原体基因组为一环状双链DNA分子量小仅有大肠杆菌的五分之一合成与代谢很有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三、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Chlamydia)&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衣原体很小,直径200nm-500nm,能通过细菌滤膜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略大,大多不能通过滤菌膜它们都有DNA和RNA,细胞壁含肽聚糖酶系统不完全,必须在寄主细胞内生活有摄能寄生物(energe parasite)之称砂眼是衣原体引起的1956年,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 & 助手张晓楼等人首次分离到沙眼的病原体 衣原体生活史特殊具有感染力的个体称为原体(elementory body)体积小,有坚韧的细胞壁(图3-18)在宿主细胞内,原体逐渐伸长形成无感染力的个体,称作始体(initial body)始体是一种薄壁的球状细胞,体积较大二等分裂的方式在宿主细胞内形成一个微菌落随后大量的有分化为具有感染能力的原体 图3-18 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梨形的原体(EBs),左、吸附在巨噬细胞表面右、进入细胞内部的原体/2002/v7/e/hahn/figures.htm 立克次氏体(图3-19)专性细胞内寄生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 → 传入人体蜱如斑疹伤寒、战壕热美国医生H.T.Richetts 1909年首次发现是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于1910年牺牲于此病后人称这类病原体为立克次氏体与衣原体的不同处在于其较大无滤过性合成能力较强,且不形成包涵体 图3-19 附着在内皮细胞表面的立克次氏体和细胞内包含立克次氏体的内吞体 图片来自/ 四、蓝藻 蓝藻(图3-20)又称蓝细菌(cyanobacterium)类似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以水为电子供体,放出O2)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的机制不一样被认为是最简单的植物蓝藻没有叶绿体仅有十分简单的光合作用结构装置蓝藻细胞遗传信息载体是一个环状DNA分子,但遗传信息量很大可与高等植物相比蓝藻细胞的体积比其它原核细胞大得多直径一般在10μm,甚至可达70μm(颤藻)蓝藻属单细胞生物有些蓝藻经常以丝状的细胞群体存在如:属蓝藻门念珠藻类的发菜(nostoc commune var.flagtlliforme)就是蓝藻的丝状体;做绿肥的红萍实际上是一种固氮蓝藻 & 水生蕨类满江红的共生体 图3-20 项圈藻Anabaena Cyanobacteria 图片来自 / 五、古细菌(archaebacteria) 古细菌* 是一类很持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 & 内膜系统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此外还具有既不同于原核细胞也不同于真核细胞的特征如:细胞膜中的脂类是不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杂多糖,有的类似于肽聚糖但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极端嗜热菌(themophiles):能生长在90℃以上的高温环境如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现的古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00℃,80℃以下即失活德国的斯梯特(K. Stetter)研究组在意大利海底发现的一族古细菌能生活在110℃以上高温中最适生长温度为98℃降至84℃即停止生长;美国的J. A. Baross发现一些从火山口中分离出的细菌可以生活在250℃的环境中。嗜热菌的营养范围很广,多为异养菌其中许多能将硫氧化以取得能量极端嗜盐菌(extremehalophiles):生活在高盐度环境中,盐度可达25%,如死海和盐湖中极端嗜酸菌(acidophiles):能生活在pH值1以下的环境中往往也是嗜高温菌,生活在火山地区的酸性热水中能氧化硫,硫酸作为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极端嗜碱菌(alkaliphiles):多数生活在盐碱湖碱湖、碱池中生活环境pH值可达11.5以上最适pH值8~10产甲烷菌(metnanogens):严格厌氧的生物能利用CO2使H2氧化,生成甲烷,同时释放能量。 CO2+4H2→CH4+2H2O+能量 古细菌所栖息的环境地球发生的早期有相似之处如:高温、缺氧古细菌在结构和代谢上的特殊性它们可能代表最古老的细菌它们保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