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鳞毛蕨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1前言
1.1香鳞毛蕨香鳞毛蕨 Dryopteris fragrans
属种: Dryopteris fragrans
属名: 鳞毛蕨属 Dryopteris
科名: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属种名定名: Dryopteris fragrans (L.) Schott
植株高20-30厘米。根状茎短粗直立或稍斜升。叶簇生,具柄,叶柄显著短于叶片,常为叶片长度的1/4-1/6,连同叶轴、羽轴密被红棕色至棕褐色鳞片;鳞片广卵形(上部缩成颈状)至卵状披针形,膜质,基部心形,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具短尖齿;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10-24厘米,宽2.8-5厘米,基部略狭缩,先端渐尖,2回羽状全裂,羽片通常20对以上,互生或近对生,几乎无柄,披针形至广披针形,尖头;裂片狭长圆形,钝头,具细锯齿。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上,沿裂片中脉排成2行,囊群盖盾状或圆肾形,具一深缺刻,幼时完全覆盖孢子囊群,膜质,灰褐色,边缘多少有不规则缺刻,具淡黄色腺体;孢子椭圆形,表面有瘤状突起。 香鳞毛蕨香鳞毛蕨仅存在火山熔岩形成岩石凹陷处或空隙中土壤层均为熔岩上发育的原始土。N、P、K、有机质含量丰富,呈酸性土壤,PH值4.71~5.21。五大连池镜泊湖地区是香鳞毛蕨生长的最适环境
1.3香鳞毛蕨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L.)Schott生长于海拔1000~1700m的山坡或岩石缝中,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及北美洲一些国家也有分布对多种皮肤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实验研究香鳞毛蕨的抑制菌作用。香鳞毛蕨,对北药开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4.1化学成分研究
香鳞毛获中主要含有三类化学成分:间苯三酚类、惦类、黄酮类。迄今为止,日本学者在其正己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有:AspidinAB(绵马素AB)、AspidinBB(绵马素BB)、AspidinPB(绵马素PB)、Aspidinol(绵马酚)、Cadinene(α-杜松烯)、Diyofragin(香鳞毛蕨素)Sitosterol(β-谷甾醇)等。这些均属脂溶性成分, 目前为止,其水溶性成分尚未见报道。国内有学者也正在对其化学成分做更深入的研究,相信不久会有更多新的单体成分被发现。
1.4.2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沈志滨等人对香鳞毛蔗进行了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香鳞毛蕨的提取液:采用煎煮法的水提液、醇提液(分别采用25%、50%、70%、90%乙醇提取)、采用回流法的醚提液,制得提取样品Ⅰ(水提取液)、Ⅱ(25%醇提取液)、Ⅲ(50%醇提取液)、Ⅳ(70%醇提取液)、Ⅴ(95%醇提取液)、Ⅵ(醚提取液),各提取液均含生药1g/ml。达克宁的甲醇提取液做对照使用琼脂扩散法考察其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大小抱子菌、絮状表皮癣菌、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6种提取液中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水提液较弱,醚提液最弱,证明香鳞毛蔗的醇提液对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1.4.3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民间流传香鳞毛蔗对银屑病、头皮炎、干癣、痊疮等多种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香鳞毛旅还被一些居民视为“皮肤病克星”。
1.4.4香鳞毛蔗擦剂
1.4.4.1对鼠尾鳞片表皮模型的影响
罗容, 金哲雄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是利用鼠尾表皮缺乏颗粒层,与银屑病病理(增生过快和分化不全)相似这一点来检验香鳞毛旅是否具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实验采用的香鳞毛蕨擦剂由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研制,实验动物采用昆明种小鼠。阳性对照药是由市场上购得的牛皮癣软膏。实验发现香鳞毛蕨擦剂能促进鼠尾表皮层颗粒的的形成,从而证明了香鳞毛蕨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1.4.4.2对兔耳痊疮模型的影响
使用三氯乙酸涂抹家兔耳内侧耳管创口建立痤疮模型,对给药组和对照组家兔进行肉眼观察。肉眼观察给药组家兔耳朵, 发现局部毛囊角栓减少部分角栓脱落后遗留点状凹陷的毛囊, 丘疹变平减少。肉眼观察空白组家兔耳朵,发现2周后耳部仍可见毛囊角栓, 但丘疹略减轻,变平。仅从肉眼观察的给药组与空白组结果的比较来看, 香鳞毛蕨擦剂对座疮有一定的疗效。
1.4.5香鳞毛蕨软膏剂
对接种了石膏毛癣菌菌株并发病的大鼠用药,将药剂分别涂于各组大鼠染菌部位。用药九天后大鼠染菌部位皮屑明显减少, 红肿开始消退, 少数出现出血性红斑, 有的长出体毛, 十四天后各组大鼠染菌部位情况均有好转。经研究染菌大鼠病灶皮肤逆培养结果,得出香鳞毛蕨高剂量对大鼠试验性体癣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
2摘要
2.1实验目的:
一是摸索香鳞毛蕨的各种提取液提取条件的最优组合;
二是对黑龙江省内的大、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的主要代表地区生长的香鳞毛蕨不同月份的抑菌效果的比较
2.2实验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