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州七中高一(下)语文导学案:文艺随笔 2.《说“木叶”》(必修五)
主备人: 林莉芳 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座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关键句,把握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2、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作家作品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清华大学助教,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燕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连任历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文联理事,兼任楚辞学会、唐诗学会顾问等。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逊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第1至3段第4至6段第7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从怎样的个例分析中阐明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案
课堂探究案要求:
(1)紧紧抓住文本,用心揣测本文例子和观点性语句。
(2)探究案的难度是逐层递进原则,完成时必须注意解题提示,提高解题的能力,加强规范答题。
(3)独立完成课堂探究案,小组互批,教师抽查批改。积极准备课堂的讨论、展示与质疑。
一.交流整理预习作业并展示,互评(要讲解并接受质疑)
二.探究问题,接受质疑:
1、阅读4、5、6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两个特征?
2、“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的收获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