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爱这土地-乡愁教材课件.ppt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抗战期间是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等9部诗集。解放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作品集有《宝石的红星》、《春天》、《彩色的诗》、《域外集》等。 他的作品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1985年,法国授予他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 慷慨激昂的诗。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 * * 艾青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人们广为传唱。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意象和象征的角度来学习这首诗。 假如 / 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 / 用嘶哑的喉咙 / 歌唱: 这被暴风雨 / 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 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 / 吹刮着的 / 激怒的风, 和那 / 来自林间的 / 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 / 我死了, 连羽毛 / 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 / 我的眼里 / 常含泪水? 因为 / 我对这土地 / 爱得深沉…… 诵读欣赏 理清思路《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它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它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因此,在他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读完全诗,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文章层次如何: 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直抒胸臆 ,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鉴赏:意象写实和象征手法交织 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这种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我爱这土地 意象 象征 鸟 土地 风 黎明 诗人自己 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充满生机的解放区 河流 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 思考讨论①诗文开头“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有什么喻意?这两行诗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② 诗中描述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各象征着什么?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4个;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③《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通过描绘一只鸟的形象,并最终腐烂在土地里,表 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献身之意。 第二节诗人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 出了他那颗爱国心。将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 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真挚、炽热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乡愁》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 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 为自己写作 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 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石室 之死》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DL_T 1074-2019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代替DL_T 1074-2007).docx VIP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pdf
- 白癜风中西医防治(王砚宁)_部分1.pdf VIP
- 第二单元生物制品生产等基本技术61课件.pptx VIP
- 最全监理大纲(共486页).docx
- DLT_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docx VIP
- MZT213-2024学术类社会团体自身建设指南.pdf VIP
- 职业素养与职业礼仪.docx VIP
- 政务视联网系统解决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