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奠定基础:1688年光荣 革命,资产阶级取得胜利。 二、初步形成: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三、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形成 四、进一步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第14条: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 第39条: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大宪章》 法律之上的原则 限制王权的原则 议会政治的传统 内容: 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2.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 *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 本专题主要介绍英、美、法、德四国政体建立过程及特点,展现出人类政治文明从传统向近代演变的历史,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复习时加强对四国政体特点的归纳概括,并能正确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成因。 课题导入 资产阶级代议制 1.概念: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指由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公民选举、间接参政,有立法权) 2.各国建立不同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原因 ⑴共性:资本主义发展是各国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 的根原 ⑵个性:因为国情不同,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代议制。(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传统不同等原因) 如:英国是最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是内阁型代议制的代表。美国在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中堪称楷模,是总统型代议制的代表。法国的代议制历经曲折,而德国是二元制议会的典型。 考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目标引领: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的史实2、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立宪制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大宪章》体现了了什么原则?形成了什么政治传统? 原因 经过 结果 1640 1649 1660 1688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1689年《权利法案》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开始 成立共和国 复辟 “光荣革命”(含义) 光荣革命 核心探究 《权利法案》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国王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4)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引导探究:《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英国国王 前:“君权神授”,王权不受制约 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议会权力 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权力,王权置于议会之下 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汉诺威王朝时,国王不出席会议成为惯例 1721年,沃尔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 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利不断膨胀,成为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凌驾于议会之上 责任内阁制的的形成和发展 “48小时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1.国王失去行政权; 2.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3.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并受议会监督控制 请看下列材料: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