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一中国大事记 郡县制的确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标志着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是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必修一中国大事记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诞生。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共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拉开了序幕。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必修一外国大事记 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 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诞生。 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1787年,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必修一外国大事记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17年,二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沙皇专制统治的结束。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法德两国的和解,西欧开始走向联合。 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对象: (分封的主体) 2,宗法制 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核心是 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大宗与小宗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西周各级贵族享受“ ”的特权。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 1、建立 制度:皇帝权力高度集中,皇权世袭。 2、中央实行 制。 3、地方实行 制:郡县长官由 任免,不能世袭。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时期 中央:设 (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 地方:①实行 ,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②为监督郡国长官,设立 。 选官: 制与征辟制。 2、隋唐时期 中央: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门下、尚书省,下设六部。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 地方:唐中后期在地方增设 ,后发展为藩镇割据局面 选官: 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宋朝 中央:“ ”制。二府:一为 掌军政;一为中书门下掌 。三司掌 。 地方:削实权 (“权”);制钱谷(“钱”);收精兵(“兵”),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的分裂局面。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 ,设内阁(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①发展: 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 正式成立内阁,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②性质和地位:仅备 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后来职权渐重,拥有“票拟”权力。 2、君主专制的顶峰——清朝 ① 年间,设立军机处,特点“简、速、密”,参与处理军国大事,但无决策权力,只能跪奏笔录。作用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专题二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发展历程: 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基本特点: , 。体现: 、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3,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