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史学本体论
1.本讲属于史学学或史学概论理论体系的正式展开,是该内容体系的第一部分。主要以静态、横向剖析的方式,概括地说明“什么是历史学”(附“什么是历史”)、“历史学怎么样”和“为什么研究历史学”等中心问题。
2.要求学生具体了解或掌握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特征、结构、功能,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理解后面各章节的问题奠定基础。
3.本讲中的许多基本观点(如关于历史、历史学的概念,关于历史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东西方人差别较大。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中国人的若干观点已经十分落后,因此,本讲必须大量吸收现代西方若干进步的史学理论观念和思想,摈弃诸如庞卓恒那样的陈旧观念。
4.在讲授之前,须先辨析史学本体、史学主体、历史本体、历史主体等概念。
5.本讲的最佳讲授方法是:(1)介绍新观点,尤其是与我们既有观点冲突较大的观点(如后现代主义的观点)(2)引导学生接受个人观点:“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并把它上升到这是“历史学的本质特征”的高度。(3)讲授历史学的功能时,应结合大量生动例证。 一、关于历史本体、历史主体、史学本体、史学主体诸概念的辨析
由于史学学以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所以当它开始研究历史学的时候,迎头碰到的就是“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本质与特点是什么?”、“历史学的结构怎样?”、“历史学有何价值?”、“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些基本问题。它们是整个史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基石和逻辑起点,只有首先对它们运用静态、横向剖析的方式作出科学的推演,史学理论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行;才能进一步探究和理解历史学更为深层的东西。这里,我们把对这些基本问题的阐释统称为“史学本体论”。这与哲学上的“本体论”概念以及某些历史研究者所使用的“历史本体论”有所不同。
1.本体论概念约有两层内涵:
(1)本体论,一指哲学上的世界本原、本质或事物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
(部分资料引自《本体论”源流考(上)》,中国大学生网,2005/2/26)“本体”(onta)和“本体论”(ontology),
本体论是哲学理论中使用最广泛而又歧义最大的概念。在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框架中,它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和历史的规定性。而且,单是术语本身就颇有争议。“本体论”这一术语到底能否成立?如果可以成立,在它的名下要讨论的是些什么问题?怎样讨论?讨 论的意义何在?这些,在当代哲学中已经成为异见迭出和备受困扰的领域。
从词源来看,英文的ontology,以及德文的ontologie,法文的ontologie,最早均来自拉丁文ontologia一词,而拉丁文又源自希腊文。就希腊文的字面意思说,它是指关于on的logos─研究存在的学问。ontology在汉语中出现了不同的译名,如“物性学”、“万有学”、“万有论”、“凡有论”、“存有论”、“是论”以及“本体论”和“存在论”等。据有的学者考证,最初把它译为“本体论”的是日本学者。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哲学界普遍采用“本体论”这个译名,这影响到我国并延续到今天。但是在193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逐渐采用“存在论”一词,大约从19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全用“存在论”,而不再用“本体论”了。我国也有一些学者主张起用“存在论”的译名。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把“本体”理解为组成世界万物的“始基”,而且把这种“始基”看作是某些有形物。泰勒斯认为世界的“始基”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限者”,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等等。这种所谓“始基”,就是形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到了亚里士多德,“始基”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他的“四因说”中,把“质料”看作是生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基质”,“事物所由生成的原料”。这些观点都承认外部世界的独立存在,把世界的多样性归结为某种具体的有形物, 悖论不同于谬论:
上句:我下面这句话是错误的。
下句:我上面那句话是正确的。
——此为悖论!
“历史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大悖论
A.如果历史真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那么你又是怎样知道它的呢?换句话说,既然历史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你就不可能得出这个结论,即不可能有着个意识。
B.如果说你已知道了历史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那就说明历史并没有超出人们的意识,或者说历史就在人们的意识之内。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无论你意识到了也好,没意识到也好,它总是独立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这是超级谎言,它事实上在反正:现有意识后有物质,没有意识,什么都谈不到。试想,你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就已经现有意识了,否则你怎么知道的呢?又怎么会得出这么个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只具有相对意义不是绝对;就是说“意识也是决定物质的”,二者相互决定。比如生孩子,能不能生孩子,并不单独决定于男或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22S6消防工程参考标准.docx
-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pptx VIP
- 家庭饮食健康计划.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招聘办公室职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级配碎石施工 ..ppt VIP
- 2022年7月上海高考英语真题(学生版+解析版+听力音频).docx
- DB44T 1212-201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pdf VIP
-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发布时间:2017-07).pdf VIP
-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docx VIP
- 光照时间对三斑海马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