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摘 要:现代生物技术在昆虫分类和昆虫生态学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如同工酶电泳、PCR、RFLP、RAPD、核酸序列分析、探针杂交等)在昆虫分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其在鉴定害虫抗药性、滞育机制以及昆虫与植物之间关系等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昆虫学;应用
Abstract: Modern biotechnology has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of insect taxonomy and ecology of insec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recent year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such as EST isozymes, PCR, RFLP, RAPD, DNAfp nucleic acid sequence analysis and probe hybridization, etc. Modern biological techniques applied in diapause mechanism,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ects and plants, and kin recognition etc.
Key words: biotechnology; insect; application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同工酶测定、DNA探针及指纹图谱、RAPD、RFLP、mRNA差异显示和基因测序等多种现代生物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极大地促进了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的发展,使得昆虫分子系统学、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1.生物技术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
1.1同工酶电泳技术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同工酶的研究已成为鉴定物种和种间亲缘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分类单元之间的昆虫进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可以利用其生化特征的差异来推测不同分类单元间物种在基因水平上的不同,以此来推断它们的血缘关系和进化地位。邹平等[1]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云南松纵切坑梢小蠹四个地理种群同工酶进行比较,并讨论了它们的亲缘关系。韩雅莉等[2]对9种蝗虫的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发现9种蝗虫都有各自特有的酶带。目前,酯酶同工酶(EST)电泳技术是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研究表明,酯酶同工酶在低级分类阶元中具有分类鉴别特征,同一属分类阶元中各个种间的酯酶同工酶谱带相似程度明显高于不同属分类阶元之间的相似程度;较高分类阶元之间酯酶同工酶谱带相似程度低于较低分类阶元之间的相似程度。
1.2 PCR技术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目前这一技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DNA克隆方法,同时在昆虫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Paskewitz[3]用PCR技术识别按蚊种类。康巧华等[4]用低G/C含量的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了家蝇细胞色素P450的cDNA。李正西等[5]利用PCR技术对澳洲赤眼蜂、甘蓝夜蛾赤眼蜂、食胚赤眼蜂、广食胚赤眼蜂和松毛赤眼蜂等6个地理种群进行了分类鉴定。目前根据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借助PCR技术和合引物扩增基因片段作为探针构建不同昆虫的DNA库,得到完整的cDNA分子,是昆虫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1.3 RFLP技术
RFLP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其原理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目的DNA,电泳分离限制性酶切片段,用探针与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产物进行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与探针互补的DNA序列。RFLP是由于核酸序列不同而造成DNA限制性片段之间等位基因差异的结果。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限制性片段。RFLP的优点在于它能直接发现同源染色体上核苷酸碱基序列的差异,与传统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标记不同的是, RFLP分析与基因表达无关。RFLP数量多,受环境和遗传背景影响小,在发育过程中稳定。该方法适用于微量DNA的分析研究,目前典型的RFLP研究都选择mtDNA进行。对于昆虫来说,目前大多数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都是在种内或近缘种间进行,而科、属等高级阶元间的分析较少。赵惠燕等[6]在同翅目昆虫的分类方面应用了这样的分析方法。Chapco[7]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11种蝗虫之间的演化关系。应用RFLP分析方法,使传统的昆虫分类区系及系统进化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和飞跃。
1.4 RAPD技术
RAPD是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以PCR为基础的一项DNA分子水平上的大分子多态检测技术。其原理是用随机序列的9~10个核苷酸的引物,对基因组的DNA进行PCR扩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