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3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32.ppt

* 解析 答案:D A.纵令:即使,表假设,与下文“也”匹配。B.浓重:(烟雾、气味、色彩等)很浓很重。C.投桃报李:喻友好往来。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文中无苛责别人之意,属于用错对象。 解析 答案:B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与语境不合。 真题3:(2010·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这是一座_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______在今天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_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解析 答案:B 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墓茔:墓地,茔地。墓室:①犹墓庐;②犹墓穴。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镶嵌:①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装饰: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犹夸饰。装点: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虽然:即使如此;犹即使。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固然:连词。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尽管:①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词,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解析 答案:B 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选用。A项,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近义词】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名不副实:指空有虚名。【近义词】徒有虚名。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B项,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两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换。 C项,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D项,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一、《考试说明》 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二、考纲解读 本考点能力层级为E级,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是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运用,一般形式为近义词辨析和相近虚词的使用;第二是熟语的理解和运用,熟语包括成语、格言、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近义词的使用和词义辨析。高考考查的近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一种是异音近义词。虚词的考查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考查关联词的搭配和运用能力,另一种是考查副词和介词以及其他虚词的区别和使用,尤其是搭配。 熟语的考查是高考的一大重点,一般让学生判断成语使用恰当与否或者辨析近义成语或者根据语境选择成语。既考虑成语的基本意义,也考虑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搭配对象等。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或者是熟语,考试的时候都还会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以提高语感和辨析能力非常重要。 三、考点精讲 正确使用实词 1.词语的理性意义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沉思、深思、寻思”,都有“集中精力,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度,而“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2)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显著”和“卓著”。“显著”为“非常明显”,而“卓著”为“突出地好”,这好上加好的“卓著”要比“显著”词义重多了。同样,“成就”比起“成绩”,“癖好”比起“喜好”词义也重得多。 (3)词义的范围不同。如“战争”和“战役”,前者范围大,而后者范围就小得多。“边疆”和“边境”、“时代”和“时期”的差异也是如此。词义范围的不同,多表现在有的词是指事物的集合体,有的则是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籍、树木”,后者如“河、书、树”。 2.从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方面辨析 (1)感情色彩:如“爱护、庇护、保护”、“团结、勾结、连结”两组词语中的三个词分别是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2)语体色彩:“办法”和“措施”,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体;“安静”和“寂静”,前者多用于普通用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