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第2课时近代中外的重大改革讲解.ppt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第2课时近代中外的重大改革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探究 问题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从改革领域角度归纳明治维新的特点,分析“文明开化”的特点。 提示1:明治维新涉及各个层面,体现向西方学习的全面性、主动性和选择性,与国情相结合,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等特点。 特点:社会生活习俗变革全面彻底,反映出西方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问题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归纳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及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 核心探究 提示2:特点: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以各种政策为杠杆,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明治维新改革既大力推行西化,又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探究二 核心归纳 ............. ? 核心探究 1.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①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③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 A.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 核心探究 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B.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C.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D.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 核心探究 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 ②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核心探究 (3)局限性带来的影响。 ①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②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 ③社会矛盾依然尖锐,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2.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之处。 ①所处的时代: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②国内背景: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核心探究 ③方式: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④主观目的相同:都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⑤客观效果: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⑥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⑦结果:都成功,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2)不同之处。 ①面临的国际环境: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 知 识 整 合 核 心 探 究 命 题 研 判 真 题 精 选 写 作 导 航 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2课时 近代中外的重大改革 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栏目链接 考点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知识整合 1.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2.改革的目的:化解矛盾,增强国力,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3.改革内容 (1)“二一九法令”。 ①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②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加强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2)政治改革。 ①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知识整合 ②地方自治选举产生: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4.改革的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改革的影响 (1)积极影响: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知识整合 (2)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知识整合 考点二 明治维新 1.历史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 ①内部: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希望改变现状;资本主义发展受阻;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②外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3)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目的: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知识整合 3.主要内容 (1)政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