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相变换热的强化传热方法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相变换热的强化传热方法 7.1 凝结换热的强化 凝结 在实际过程中,一般都是膜状凝结,可以对壁面进行预处理或蒸汽中加促进剂 在换热时, 7.1.1 管外凝结传热的强化 1) 粗糙表面法 壁面粗糙可以增强液膜湍流速度,所以能强化凝结换热效果。如用滚花冷辊管,其传热系数是光滑管的4倍。但是当液膜做 层流流动时,粗糙度对扰动液膜作用不大。 2)采用各种形式的强化传热管 低肋管 :利用冷凝液的 表面张力使翅片顶部 的液膜减薄来强化传热。 由于在低肋管肋片上形成的液膜较薄,且换热面积要比光管大得多,因此传热量要比光管大得多。但由于肋片高度、间距以及液体表面张力对凝结换热有很大的影响,若参数选取不当,易形成搭桥现象或影响凝结液顺利流出。 研究表明:一定尺寸的低肋管只能适用于表面张力一定的工质。 GEWA-TXY管 它的翅片外缘呈V字形状,管外冷凝传热系数是低肋管的1.2~1.6倍,比低肋管稍高。 C管 冷凝传热系数是低肋管的1.5~2倍,比GEWA管高80%。 锯齿形翅片管 翅片的外缘周长比普通低肋管要长,这就扩大了表面张力作用的薄液区,另外相邻翅片间的锯齿错开排列也会激起冷凝液的湍动,使冷凝传热系数显著提高。 径向辐射肋管 虽然翅片没有锯齿尖,但其冷凝传热系数却比锯齿形翅片管要高30%。这是由于其翅片两侧都有呈辐射状分布的凸肋,细密的肋除增大外表面积之外,能充分利用冷凝表面张力作用及促进液膜的对流换热。 3)应用纵向肋或凹槽 其特点:尖锐的前缘,从顶部到根部肋表面曲率逐渐变化;肋间有宽槽用以收集凝结液;在纵管沿垂直方向安装分段排液盘以便凝结液早脱落。 7.1.2 管内凝结传热的强化 之前的低肋管、锯齿形翅片管、CCS管还有GEWA-TX管,均由于管外传热系数大幅度提高,热阻已从管外侧转移到管内水侧。为了促进管内水侧的换热,已不是采用提高水速的办法,而是将管子加工成内壁呈各种形状的凸肋,通过扰流破坏边界层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下面是几种管内强化传热管 7.2 沸腾传热的强化 无论是池内沸腾还是流动沸腾,液体沸腾都存在3种工况:核态沸腾、过渡沸腾和膜态沸腾。 核态池沸腾是液体沸腾换热中最基本的一种沸腾过程。核态池沸腾换热有着很强的工业应用景,而且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沸腾换热方式。 7.2.1 沸腾传热技术的研究 沸腾表面的活化核心 一般认为,加热壁面上总是存在着各种伤痕、裂缝和加工的痕迹,因此会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微小凹坑。当凹坑内的气泡核心长大到露出凹坑口部,且露出凹坑口部的小气泡半径大于或等于给定液体所对应的临界气泡半径时,气泡核心才能继续长大。这样的凹坑称为活化核心。 7.2.2 池沸腾强化传热技术 7.2.3 流动沸腾强化传热技术 影响流动沸腾传热的主要因素:流速、热流密度、热力学干度,换热面形状、几何结构尺寸、工质流动方式。 下面介绍一些强化流动沸腾传热的方法 1.各种特殊加工和处理的表面 2.肋化表面 通过附加肋片扩大传热面积来减少对流换热热阻,从而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3.移植式强化物 将强化物置于非传热面而使传热得到强化 4.涡流装置 最普遍采用的涡流装置是扭曲带,螺旋管也是一种有效的涡流装置。 5.振动 振动对低热流下的核沸腾传热会有所加强,而对高热流下的核沸腾传热影响不大。 6.添加剂 * * 膜状凝结 凝结发生在 凝结发生在 谁的传热系数大? 珠状凝结 珠状凝结的传热系数>膜状凝结的传热系数 对凝结换热影响尤为明显 蒸汽与液膜流动方向相同 力作用 液膜减薄 传热增强 蒸汽与液膜流动方向相反 力作用 阻碍液膜流动 液膜增厚 传热减弱 液膜脱离壁面 传热系数急剧增大 强化膜状凝结 加速凝结液的排放 减薄液膜厚度 方 法 1)粗糙表面法 2)采用各种形式的强化传热管 3)应用纵向肋或凹槽 机理 图4:C管 图5 C管的表面结构及其与低肋管、光管的性能比较 图6 锯齿形翅片管 图7 径向辐射肋管 管 型 螺 旋 槽 管 内 螺 旋 翅 片 管 对比光滑管,其管内压降的提 高比冷凝传热系数的提高更显 著,因而强化冷凝传热效能不高 其具有相对较低的管内压降和 高的冷凝传热强化性能,是强 化管内冷凝传热的最佳管型 管内结构 翅片及沟槽断面 均为梯形 翅片断面为三角形 沟槽断面为梯形 翅片均为二维结构 令水在管内流动形成螺旋流,使边界层分离、减薄,使水侧传热得以强化。 减少由于管外扎槽对管外可加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