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内容与百日维新基本一致 1901年到1905年,慈禧以光绪名义颁布一系列“新政”上谕,内容包括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科举;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臣民权利义务”9条,满篇“议院不许”干涉君主,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十三大臣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分析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主要目的有何差异: 分析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客观推动作用: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革命思想传播、革命骨干成长;湖北新军成为武昌首义主力;立宪派与革命派联合等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内容与百日维新基本一致 1901年到1905年,慈禧以光绪名义颁布一系列“新政”上谕,内容包括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科举;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臣民权利义务”9条,满篇“议院不许”干涉君主,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十三大臣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分析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主要目的有何差异: 分析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客观推动作用: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革命思想传播、革命骨干成长;湖北新军成为武昌首义主力;立宪派与革命派联合等 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归还股金。因此招致了湖南、湖北、广东尤其是四川各阶层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起因 铁路国有 领导者 立宪派 影响: 利于武昌首义成功,加剧立宪派离心,加速清朝灭亡 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期间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的袁世凯所进行的和谈。1911年(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出任清廷内阁总理,一面陈兵长江北岸,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一面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进行和平谈判,在英国公使朱尔典的斡旋下,湖北军政府接受了和谈建议,12月底,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从18日起,南方军政府所派代表伍廷芳与袁世凯所派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开始进行南北和谈。伍代表革命派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则代表袁世凯进行要挟。在此期间,英、美、德、日、法、俄等帝国主义列强对议和施加压力,无耻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敦促革命派尽快向袁世凯妥协,并采取政治上拒不承认、经济上封锁扼杀、军事上武力恫吓、舆论上恶毒攻击革命政府的手段,极力迫使革命派作出让步。与此同时,混入革命阵营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搞拆墙脚活动,竭力把革命引向拥袁的道路,革命派内部的妥协势力也抬头。在内外交困和重重压力之下,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造成共和,即举袁作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次日,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南北议和结束。 1、中华民国的第一届政府是________ 它的性质是________ 2、中华民国的第二届政府是________ 它标志着__________统治的建立 局限: 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命 1、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丰碑。 (1)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