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战略大决战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0 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 1.背景: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概况: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_______、陈毅 _______、粟裕、谭震林 _____ 罗荣桓 指挥 _____和华北解放军 _____和华东解放军 _____人民解放军 部队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8年9月-11月 时间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战役 东北 中原 东北 刘伯承 邓小平 林彪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中间突破,分割歼灭 先取锦州,关门打狗 特点 使_____全境基本解放 奠定了解放 _____以南各省的基础 解放了_____全境 战果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战役 东北 长江 华北 3.意义: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_______人, 国民党军队的_____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_________ _____在全国的胜利。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1.背景:_________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 2.时间:_____年4月。 3.概况: (1)_______、_____向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命令。 (2)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一百五十多万 主力 人民解放 战争 三大战役 1949 毛泽东 朱德 4.结果:_____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___年的国民党 政权垮台。 5.乘胜追击: (1)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 (2)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 22 台湾 1949 【记一记】 ☉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部署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是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是从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第一次分离: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第一次回归: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分离: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第二次回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第三次分离: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 【读一读】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解读】这是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体现了彻底消灭敌军,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思想。在这一命令指导下,发动了渡江战役。 【读图学史】 时间:1949年4月23日。 意义:统治中国22年的__垮台。 影响:国民党势力退往__。 A:___________   B:_____ A B 国民党政权 台湾 【线索构建】 A:_________    B:_________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大决战,歼敌一百五十万,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一朝倾,解放战争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未雨绸缪—决战背景】 材料一 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中国共产党大典》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战略决战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决胜负—三大战役】 材料二       材料三 9.6亿斤 筹粮 88万辆 大小车 30.5万副 担架 543万人 民工 材料四 右图记载了三大战役时期,国民党某部 士兵将城门的钥匙交给解放军的一幕。 (2)材料二、三、四分别与哪一战役相关,你的判 断理由是什么?材料三说明了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材料二——辽沈战役。理由:漫画形象地展示出辽沈战役的战术特点关门打狗;漫画中关键信息“东北蒋匪”。②材料三——淮海战役。理由: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材料三展示的便是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的场景及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部分数据统计。③材料四——平津战役。理由:材料传递给我们的关键信息为“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故与平津战役相关。④人民的积极支持。 【乘胜追击—渡江战役】 材料五 毛泽东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