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练习:(2011年全国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C (2) 公民应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态度) 2、公民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和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1、我国民主选举的方式有哪些?选举方式主要受哪些因素制约?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2)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而定。主要受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及公民素质影响。 (3)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4)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 漫画A和漫画B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也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决策观点。 观点一 观点二 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探究与共享 你赞成哪种决策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吗? 公民有权知道决策的内容。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 共同探究: 2004年是中国的审计风暴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披露,国家电力公司原领导班子因决策失误,造成78.4亿元重大损失,同时还有45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对此,李金华愤言:“有些决策失误比贪污腐败更可怕!” 以下事件说明什么?启示? * 第二课 公民的政治参与 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 防渗前的荷花茂密茁壮 防渗后的荷花零落凋敝 保护?毁坏!2005年3月,圆明园一个铺设防渗膜的工程引起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这一工程,并就这一问题举行听证会。 第二课 公民的政治参与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板书 (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 精英决策,民主决策 1、政府决策的重要性 政府的决策,涉及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二)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 (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 十一届全国人大共有2985名代表,透视这份代表名单,最大的亮点就是——代表构成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表现在: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多了;领导干部代表较上届减少;妇女代表比上届有所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代表性,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和民愿,从而确保全国人大更加合理地进行决策。 2、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 (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四种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专家咨询制度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4)、社会听证制度 * 类型 内容 方式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决策民主化 * 例如: 市长热线:12345 新闻媒体:《焦点访谈》、《民生直通车》、菏泽《百姓天天看》 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贴吧 * 类型 内容 方式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等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 类型 内容 方式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等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公示 公民有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 * 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重大事项 新闻发布制度 公示栏 * 内容 方式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等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学者的专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