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明清时期的经济 小苏杭 明朝:王振、刘瑾,清朝:魏忠贤、安德海、李莲英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其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一)少年天子 康熙即位之初面临怎样的形势? 三藩割据 郑氏割据 沙俄入侵 噶尔丹崛起 生死常理,朕所不讳,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 ——康熙 如何维护国家统一,捍卫主权?? 鏊拜专权 历史纵横——康熙智擒螯拜 (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意义: 1、平定三藩 起因:“三藩”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影响国家统一 策略: 亲自指挥 剿抚并用 消灭割据, 加强集权, 维护统一。 叛乱波及 云南 、 福建 、广东等南方8省,兵锋直至长江以南.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三藩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 ----康熙 ①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1624-1662)。 ②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2、统一台湾 设台湾府(1684年) 统一台湾的意义: 加强联系、巩固海防、 促进开发、巩固统一 (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施琅 平台千古,复台千古; 郑氏一人,施氏一人。 ——施琅纪念馆 1)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 2)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 1)1885年,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 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收回台湾。 4)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致使海峡两岸再次分隔,祖国至今也没有统一。 注意:此后台湾的命运。 注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2010年江苏高考)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各省的安全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收 (2010年江苏高考)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3、三征噶尔丹 (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意义: 手段: 加强了对蒙古的统治;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定 军事: 政治: 亲征 多伦会盟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该图示为“伊犁河”与“大营”的受降场面 材料:“昔秦兴土石之工,修建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宁,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康熙 ⑴ 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结合康熙帝的这两段话,想一想,清朝为何不修长城? ⑵ 历史上还有哪一皇帝也有同样的民族思想,他采取过那些属于这一 思想的民族政策? ⑴ 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结合康熙帝的这两段话,想一想,清朝为何不修长城? 解题关键:得民心者得天下 康熙帝认为,国家的统治、边境的稳固,最主要在于“修德安民”,假如统治者以德治民,则国家根基稳固,边境自然安全。清朝通过多伦会盟,施恩于漠北蒙古,使那里的民族为清所用,这样就可以众志成城,不用在修长城。 ⑵ 历史上还有哪一皇帝也有同样的民族思想,他采取过哪些属于这一思想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 册封、设置机构、和亲 乌兰布通古战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处)教案分析.ppt
- 马芝蓓-图书情报职业伦理教案分析.ppt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分析.ppt
- 新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分析.ppt
- 新安法辅导(安监)教案分析.ppt
- 迈向近代社会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三总复习教案分析.ppt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案分析.ppt
- 麦凯恩何许人也?教案分析.ppt
- 麦肯锡给联想的组织结构设计教案分析.ppt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总的魏敬东)教案分析.ppt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