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总的魏敬东)教案分析.pp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总的魏敬东)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华民族价值观变迁的脉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 内涵; 三、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 一、中华民族价值观变迁的脉络: 中国古代核心的价值观:儒家思想为主,兼顾其他思想学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价值观: 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广泛包容中外优秀文化传统。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价值观: 政治生活压倒一切,政治立场、路线 至关重要,意识形态治国。 改革开放以来的价值观: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的价值观念逐渐产生,旧的价值观念力量强大,新旧价值观碰撞剧烈。 思考的主题:人为什么活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价值观呈现出多元的态势,人们努力使自己的观念和行动,去积极适应发展和变化 思考的主题:人怎样活得更好? 新世纪:延续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理性和务 实,但面临着更多的困惑,价值观 更加纷繁复杂,彻底完成了由一元 向多元的转变。 思考:如何看待今天客观存在的多元 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行动的哲学;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化理想,迎合了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思潮中唯一一个以恢复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人类、实现世界大同为宗旨的哲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共同富裕。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时代精神是指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包括: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由平等竞争效率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 精神;民主科学法制的理性精神。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 (一)、与民族主体价值对接,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合,形成民众的共识 追求完美的“圣人”境界 “博施济众” ——孔子 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 人生的义务感 历史的责任感 道德教化的使命感 强烈的政治抱负 深刻的忧患意识 秉承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公民的爱国主义提升路径主要有两个: 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赋予时代的内涵 弘扬爱国精神; 传承爱国主义 尊重和敬畏个体生命和权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第 二 个 方 面 : 义 与 利 儒家的重义轻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墨家的义利统一: “万事莫贵于义”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最大幸福主义”的道德原则: 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目的, 是为了个人。 ——杰米尔·边沁 义字当头,以义导利,义利统一 第三个方面:理与欲 第四个方面:德与力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 )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