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 5、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影响与帮助。 (3)孙中山的伟大转变,毅然改组国民党。 (2015·上海单科·24)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该分别出自( ) 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 D.《海国图志》、《天演论》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014·海南单科·17)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 * * * * 专题主旨: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次历史巨变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三位伟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理论成果 孙中山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历史背景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4)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5)组织: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 (6)实践: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905年8月20日,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 2、提出:1905年,提出同盟会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图为《民报》发刊词) 3、内容解释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地位 思想内涵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内容 平均地权 创立民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补充和 发展 核心 前提 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巩固政权 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民权主义是核心 民族主义是前提 夺取政权 建立政权 4、三民主义的评价 进步性: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没有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结论: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根源: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失 败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活 动 结 果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变,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1.背景: 2.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共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民权主义 民族主义 新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护培训.pptx VIP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备课教案.docx VIP
- 20-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 VIP
- 《AI时代如何做好班主任》---校长在班主任培训会上的讲话.doc VIP
- 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VIP
- 数字智慧方案IDC工业企业数字化的两种路径(35页PPT).pptx VIP
- 【PPT课件】2024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培训资料.pptx
- CATIA高级应用-七大技巧-个人总结,图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