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课堂测试题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下册课堂测试题5.doc

本单元总结 1.(2009·山东·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中国古代重视农业。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出现新的农作物,并且其利润高于农业,这充分说明此时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出现变化。 【答案】 B 2.(2009·江苏·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解析】 本题依托材料考查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的历史。由材料“……谓之团钢”可以断定这是关于团钢法的介绍,团钢法又称灌钢法,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最突出的一项成就,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答案】 C 3.(2009·广东·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解析】 本题借用新情景、新材料考查运用所学历史概念,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据以上判断可知,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 4.(2009·广东文科基础·2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解析】 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宋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政府重视商业与海外贸易,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因此才有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现象。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5.(2009·宁夏·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解析】 本题考查均田制的内容及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是奴隶社会井田制下的奴隶劳动方式;B项是土地兼并下田庄的生产模式;D项是屯田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在均田制下,政府把土地按户或人口分给农民使用,因此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农户耕作。 【答案】 C 6.(2009·天津·2)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 7.(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 图1反映的是西汉时的二牛抬扛式耕作,图2反映的是唐代曲辕犁,从二牛抬扛式耕作到曲辕犁,反映了我国耕犁技术的成熟,故本题选B项。铁犁牛耕和精耕细作技术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C两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单位亩产量提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0·广东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解析】 “庄园”是大地主土地兼并的结果,说明均田制实行以后,仍然存在土地集中的现象,这是均田制最终遭到破坏的根源。 【答案】 C 9.(2010·江苏单科·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知识,水排主要用于鼓风冶铁。注意不要望文生义,认为水排是水运工具。 【答案】 D 10.(2010·重庆文综·1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作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 文献“钢铁是杂炼生(生铁)(熟铁)作刀镰者”表述的是灌钢法,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11.(2010·福建文综·1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材料反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