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古代史第一轮复习课件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古代史第一轮复习课件1.ppt

【认识与结论】1: 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尊老爱幼,敬贤尊师的思想;言必信的社会公德等,其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 【认识与结论】2: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高考真题】(2010·山东文综·T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选B。解答本题需要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的意思即:“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这就是墨家的兼爱即无等差的爱的思想,既有国与国、家与家间的兼爱,也有人与人的兼爱。故B项符合题意。儒家的“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故A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C项“礼治”仍是有等级名分的。D项,“非攻”则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只体现出材料的部分意图,故可排除。 【高考真题】(2010·浙江文综·T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选A。B、D两项是儒家代表荀子的思想,可以排除。A项是庄子的思想,主张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干扰天道。C项是老子的思想,大意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故最符合题意的为A项。 【高考真题】(2010·海南单科·T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信息为“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即反对战争。这符合墨家宣扬的“非攻”,即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的思想观点,故正确选项为C项。而儒家提倡“仁”、 实行“仁政”;法家主要主张“以法治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 【典型例题】(2011·蚌埠模拟)刘泽华先生说:“就实而论,荀子思想中的法家气味是相当浓厚的。可以说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他是最早把儒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之一。”荀子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兼爱非攻 B.民水君舟 C.天行有常 D.人性本恶 【解析】选D。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张,B项是儒家学派的主张,体现 “仁”的思想,C项是荀子的言论,主要是说社会发展有自身规律,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故A、B、C三项均不正确;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荀子也主张人性本恶,故选D项。 【典型例题】(2010·龙岩模拟)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合一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解析】选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以此来和谐社会关系,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典型例题】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C。李世民发动政变,杀太子,破坏了宗法制;同时逼父皇退位,杀兄长,违背了等级秩序和封建的三纲五常,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体现的是君民关系,与材料不符,故答案为C。 【典型题例】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解析:A,孔子主张的“仁”是要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