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大学学分制和教学管理PPT.ppt
学分制与教学管理 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的教学模块 我校学分制设定最低毕业规定学分为160学分,分为四个模块 学分制的成绩与绩点 学分制的成绩与绩点 (二)学分绩点:将某一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绩点,即为课程的学分绩点。它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指标。 学生测评 学生测评 课程考核 衷心感谢对教务处工作的支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有利于人才培养 有利于教学管理 有利于效能提高 安徽大学教务处 Teaching Affairs Division of AHU 有利于人才培养 有利于教学管理 有利于效能提高 安徽大学教务处Teaching Affairs Division of AHU 李进华 一、关于学分制 我校从2000级本科生开始实行学分制(艺术学院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班 行政班级 开课单元 自主选课 排课课表 课程学习 选课决定(学生) 排课决定(教师) 教学关系 灵活、多次 固定学期 课程开设 考核形式 学业状况 课程面向 毕业要求 学制年限 取得最低毕业规定学分(160学分) 完成规定课程学习、通过毕业论文(设计) 全校所有年级专业 本年级本专业 取得学分量,平均学分绩点 已修课程数量,平均成绩 课程考核,重修 课程考核,补考 弹性(3-6年) 固定(4年) 学 分 制 学 年 制 1、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 2、以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 GPA) 作为衡量学生学业状况、学习“质”的统一标准; 3、以取得最低必要的总学分( total credit hours, TCH) 作为学生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标准; 4、以选课制(Selective system)为前提和基础(核心); 5、以弹性学制为主要特征; 6、以导师制作为重要的实施保障。 学分制的特征 1、弹性学制:3-6年(标准4年制) 2、选课制:科学设置学生的选修学分,每学期不超过24个学分(前10%学生增加6个学分),从第五个学期所有学生可选到30学分。 3、导师制:学生入学的第五学期安排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创新活动、毕业论文和择业等。 4、主辅修和辅修制:前三学期主修专业60学分、平均学分绩点2.5以上,可以开始选择辅修专业。修满辅修专业课程学分25学分的,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修满第二专业满50学分的(含毕业论文),可申请授予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5、转专业制度:高考成绩高出最低投档分50分以上的考生自主选择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的,1.5或2年后按专业分流培养;管理学院试行中期定额择优转修专业。 我校学分制的基本规定 1、教育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学分制要求 2、课程资源和教师不足,导致课源不足(政治理论、大学体育等) 3、人才培育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不很科学 4、相当多的导师未能有效指导学生选课 5、信息化建设未能及时跟进(只能同时满足3000学生在线) 6、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脱节 学分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约占总学分46% 必修 专业基础课程和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教育 课程比例 修读类别 模块描述 模块名称 约占总学分10% 约占总学分21% 约占总学分23% 必修/选修 选修 必修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教育模块 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和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或公共 基础平台教育 实践教育 专业拓展教育 公共基础教育 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内容科学、比重适当、文理互渗、兼顾专业,体现“三基并重、全面发展”办学特色。 三类绩点: 1、课程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对应着相应的绩点。 2、学分绩点:将某一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绩点,即为课程的学分绩点。 3、平均学分绩点:所修全部课程所得的学分绩点之和,除以该生同期选课的学分数,即可得该生学期平均学分绩点。 学分制的成绩与绩点 0 不及格 0 低于60 1.3 60~64 1.5 及格 1.8 65~69 2.3 70~74 2.7 中等 2.8 75~79 3.2 80~84 3.4 良好 3.6 85~89 4.0 优秀 4.0 90~100 课程绩点 考核等级 课程绩点 考试成绩 (一)课程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对应着相应的绩点,其换算关系见下表 (三)平均学分绩点:所修全部课程所得的学分绩点之和,除以该生同期的选课学分总数,即得该生学期平均学分绩点,它是科学、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质量高低的指标之一。现在每学期的学生本专业年级(班级)排名就是依据平均学分绩点。 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课程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土壤环境调查和的分析.ppt
- 在虚拟机里安装window 7系统.doc
-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社会调查报告.doc
- 城市建设中市政债券融资的研究.doc
- 城镇内部收入不平等.ppt
- 培训和教育区别.ppt
- 基于ADS仿真低噪声放大器设计.doc
- 基于FPGA分频器设计的研究.doc
- 基于J2EE掌上商店设计和实现.doc
- 基于TMS320C5416 DSP芯片音频信号的分析器设计.ppt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