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上册单元测评检测试题8.doc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选择题
1.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其发展重点为()
A. 农业科技
B. 轻工业科技
C. 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
D. 重工业技术
2. (改编题)“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 2008年9月,“神舟7号”发射升空
3. (原创题)中国国家航天局长孙来燕公布了中国未来空间探索计划。2011年左右将建立空间实验室,2013左右实现探测设备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③经济的飞速发展 ④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作用和意义有()
①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②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5. (2009·山东莒南测试)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可能是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实现
D. 杂交水稻“南优2号”首次培育成功
6. 下列成果出现在21世纪的是()
A. 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南优2号”杂交水稻选育成功
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成功
D. 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7. (原创题)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手致意(如图),这与中国政府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的时间已有 ()
A. 26年 B. 16年 C. 10年 D. 30年
8. 下面烟标反映的史实是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 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
D. 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的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三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邓小平选集》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中心内容。
(2)材料二中观点的提出起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说明经济、科技、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 (2009·山东莒南测试)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双百”方针的推动
D. 文艺工作者积极性的高涨
2. (原创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3. (原创题)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我们通过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的片断“儿子想拿父亲的铁皮箱子交给街道干部去炼铁”,可以想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
A.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4.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中共中央提出了()
A. “双百”方针
B.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C. 科教兴国战略
D. “科学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