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血液BLOOD 1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2 血细胞生理 3 生理性止血 4 血型与输血 概 述 细胞内液(40%) 体液(60%) 组织液15% 细胞外液(20%) 血浆4% 淋巴液.脑脊液1%?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血浆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 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含氧量、pH值、温度、渗透压等)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 一 组成: 二.? 理化特性 (一)?? 血液的比重: 1.050~1.060(血液) 1.025~1.030(血浆) (二)????血液的粘滞性:4-5/水 (三)???血浆渗透压: 313mOsm/L =5790 mmHg (osmotic pressure of blood plasma)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与溶质颗粒数的多少成正比. 电解质→晶体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311 mOsm/L 白蛋白→胶体渗透压: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1.5 Osm/L ?血浆渗透压 等渗溶液:0.85%NaCl 溶液5%G溶液1.9%尿素溶液 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RBC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的盐溶液. “张力”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 0.85%NaCl 溶液、5%G溶液? 三. 基本功能 物质运输(运输者)血液能将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 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盐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通过代谢产生一些废物,和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和肌酐等,再经血液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管而排出体外,体内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各组织和器官。 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热较大,故能缓冲体温变化,并能将深部器官所产生的热量运送到体表予以散发。另外血液中还含有抗酸物质和抗碱物质,当外来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抗酸或抗碱物质就会发挥其作用,使血液酸碱度不会变化太大,从而保证机体能正常的进行代谢。 一、RBC生理 ? (一)RBC的数量、形态和功能: D 8μm H: 2μm S: 128μm2 RBC数: 5*106/mL (男) 4.2*106/ mL(女) 1.? 数量: Hb量: 120~160g/L (男) 110~150 g/L (女) 贫血:外周血液中RBC数或Hb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 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 RBC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男40-50%,女37-48%。? 2? 功能: 运输O2和CO2、血氧饱和度 缓冲酸、碱物质 3.? 形态: 无细胞核 表面积增大 双凹圆碟(盘)形 气体扩散距离缩短 可塑性变形能力增强 (二)?RBC的悬浮稳定性与血沉 1.RBC的悬浮稳定性: RBC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沉降的特性. 2.RBC的沉降率(血沉.ESR: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在一定条件下,以RBC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RBC的沉降速度,称ESR. 男 15mm/h以下, 女20mm/h以下。 3.RBC叠连现象:许多RBC较快地以凹面相贴,形成一叠RBC,称~. RBC叠连 →表面积/容积↓→磨擦力↓ → 血沉↑ 形成的快慢主要决定于血浆的性质,白蛋白↓,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红细胞叠连↓→摩擦力↑→血沉↓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叠连↑→摩擦力↓→血沉↑ (三) RBC的生成 ?1.?? 红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母细胞→早幼粒RBC→中幼粒RBC→晚幼粒RBC→网织RBC→成熟RBC 2.?? 足够的造血原料: 珠蛋白 96% 地中海贫血 Hb 血红素 4%(含Fe+2) 缺铁性贫血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