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主任医师 郭少林 (一)定义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布病流行甚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自1995年以来,布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命名 该病于19世纪末首先在地中海地区发现,由于其主要症状是发烧,故称地中海热、马耳他热。由于本病发病时热型呈波状,故又称波状热。 1887 年,一位叫做 Bruce 的英国军医从马耳他死亡的英军士兵的脾脏中分离到了该病的病原体,并证明羊是该病的传染源。为了纪念这位英国学者而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三)简史 1860年 Moston 就对本病做出了系统地描述,将本病作为临床上的一种独立的传染病提出来,称为“地中海驰张热”。 1905年重庆报告了 2 例布病患者。 1916年福建省发现 1 名布病患者。 1932 至1949 年北京地区报告了 29 例布病病例。 1936 年内蒙古发现 109头牛中有 21 头流产,并从流产胎儿中分离出两株牛种布氏菌。 20 世纪初,德国殖民者将奶山羊引进青岛,造成青岛郊区 80 多个村庄的人畜布病流行。 目前我国布病流行情况: 严重地区:内蒙、黑龙江、河南、西藏、新疆、河北、山西、吉林、辽宁、陕西 一般地区:广西、广东、四川、湖北、山东、云南、湖南、青海、甘肃、宁夏、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天津 散发地区:北京、上海、江苏、重庆、贵州、海南、台湾 我国布病防治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后。60 多年来已查清了布病疫区的范围,掌握了流行 规律,制定了防治技术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布 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得了显著成效。至上世纪 90年代初期已有8个省(市、区)达到布病控 制区标准。但到90年代中期以后,布病疫情再 度回升,在某些省份呈暴发和流行,并有愈演 愈烈之势。 当前布病流行发展趋势是呈多点散发, 疫情回升;疫区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80年代以前以牧区为主,80年代以后由牧 区向农区及小城镇扩散,进入90年代,布 病已逐渐向小中及大城市扩散和蔓延。可 以这样说:凡是有牲畜的地区几乎都有布 病的存在或流行。 (四)布病的性质 布病是传染病:属于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人和畜都可以患此病 布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许多野生动物中分离出布氏菌 布病是职业病:养殖、皮毛、乳肉加工的从业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可能感染布病 布病是地方病:布病有一定的地方性,凡有畜牧业的地区都可能有布病的发生 二、病原学 (一)病原分型 1985年WHO布病专家季员会把布鲁氏菌属分为 6 个生物种,19 个生物型。到目前为止,19个布氏菌生物型中,我国已经分离出15个生物型。在我国以羊、牛、猪种布鲁氏杆菌危害最大。北方大部分地区以羊为主,有些以牛为主,广西和广东以猪为主,垦区牛羊并存。 布鲁氏菌的常见宿主 生物种 生物型 常见宿主 羊 种 1~3 绵羊和山羊 牛 种 1~8 牛 猪 种 1~5 猪、野兔、鹿、鼠类 绵羊附睾种 1 绵羊 沙林鼠种 1 沙林鼠 犬 种 1 犬 【6种】 【19型】 (二)病原抵抗力 本菌的致病力与各型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 酶系统如透明质酸酶、尿素酶、过氧化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有关。布鲁 氏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的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 物质。 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病 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 4 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加热 60℃ 或日光下曝晒10~20分钟可杀死此菌,布氏菌 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 三、流行病学 (一)宿主和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 60多种 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 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发病及带菌的羊、牛、 猪,其次是犬。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之间 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到人类。病 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中含有大 量病菌,有实验证明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 乳含菌量高达 3 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 ~ 2年,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牧场转让合同5篇.docx VIP
- (四级)保育师理论学习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 2025四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400题).docx VIP
- 实施指南《GB_T10068-202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实施指南.docx VIP
- 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课件.pptx VIP
-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共29张PPT).pptx VIP
- 铝方通吊顶施工技术交底.pptx VIP
- DB23T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护工程格宾与雷诺护垫施工技术规范.pdf VIP
- 华为极简站点解决方案opm200.pdf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下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