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溶洞地区)精要.doc

[广东]轻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溶洞地区)精要.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编制依据 1、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招标文件、招标设计图纸、补遗书; 2、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08)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J0425-94) 9、《深圳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09-2007) 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11、我公司在城市高架桥施工方面的施工经验,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人员资金投入能力等; 12、广东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实施细则; 1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一2004。 二.工程概况与地质情况 2.1 工程概况 本段施工部位为碧海站~机场站区间高架桥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0~30号墩钻孔灌注桩工程),里程:YDK26+240.5~YDK27+148.5,长度908m。位置位于宝安区宝源路右侧人行道与绿化带,起点0号墩位于固戍污水处理厂右侧大门,沿大门外人行道至金湾路交叉处为本段终点30号墩,除0号台桩基为6根桩外,1~30号墩都为4根。本段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2m;钢筋笼:主筋、加强筋为Φ25,箍筋、耳筋为ф10,采用搭接焊连接;混凝土为:抗侵蚀系数不小于0.8的C40水下混泥土。 2.2 工程地质 1、地质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南早期新华夏系莲花山断裂构造带SW段,高要-惠来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南缘地带。它是在加里东褶皱基底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晚古生代凹陷,尔后被中、新生代构造叠加、改造,形成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北西及东西向断裂次之,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入侵及燕山期花岗岩大面积侵入的格局。 场地所在地区原始地貌为剥蚀残丘及海相冲积平原地貌,后经长期剥蚀夷平、人工整平及人工填海造地,场地区现状地势低缓平坦,地面高程5.32~7.45m。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土、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加里东期片麻状混合花岗岩(Mγ)、震旦系变粒岩(Z)、构造岩。该区间场地适宜地铁建设。 2、水文地质 1)、地表水及地下水赋存 ⑴地表水主要有:海水,河流及少量水库、塘、沟水。 ⑵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沿线地下水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地层中的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土层中,略具承压性;二是基岩裂隙(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等风化带及断裂构造裂隙中,具有承压性。 2)、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第四系人工素填土、淤泥、黏土、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和残积土的含水性和透水性相对较差,属弱含水、透水层,水量较小,水质易被污染;第四系全新统海冲积含有机质砂层、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冲洪积砂层含水性和透水性较好,具有强透水性及中等~强富水性,属富含水、强透水地层;强~中等风化带中的基岩裂隙水其含水性、透水性因裂隙发育程度、岩体破碎不同而具一定的差异性,整体属弱~中等含水(透水)层;沿线局部分布的脉岩体构造裂隙较发育,整体属弱~中等含水层(透水层)。本区间地下水主要受海水的补给,并与海水具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地下水运动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地下水径流总体上为由北东向西南方向向海排泄,垂直上主要为大气蒸发排泄。基岩含水层主要由系四系地层垂直补给,补给与排泄通道一致,隧道和基坑开挖时会沿开挖面向隧道或基坑内排泄。 3)、特殊性岩土与不良地质 (1) 人工填土。 区间场地人工填土范围较广,成分多样,主要成分为既有黏性土,也有砂、碎石、块石等,土质不均,厚度变化大,属较不稳定土体,局部表层经过碾压,路面表层为混凝土路面及垫层。 (2) 软土 场地普遍分布有淤泥质粉质黏土,结构松软,均匀性较差,含有较多的贝壳及少量砂粒,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低,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渗透性低,容易产生触变、流变。 (3)砂土液化 场地局部存在可液化土层。 (4)风化岩 本场地下伏混合花岗岩,其残积层和风化岩中局部存在不均匀风化现象,表现为残积层、全风化岩中存在强风化岩夹层;强风化岩中存在中等~微风化岩夹层,并且可能存在有风化球,基岩风化界面起伏较大、基岩软硬相间。不均匀风化现象对区间高架段钻(冲)孔桩施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桩端持力层的鉴定问题、长径比问题、遇陡峭岩面时冲孔桩偏锤问题、遇风化孤石时冲孔桩偏锤和效率低下问题、塌孔问题及冲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