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月亮上的蝴蝶 红杉树是一种跟恐龙同时代的植物,现已成为濒危植物。在美国太平洋木材公司所有的土地上,生长着一棵古老的红杉,人们给古树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月亮”。公司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人们的反对,决定要砍掉这棵树,年轻的姑娘朱丽亚·希尔为了保护红杉,在大树的顶端搭了一个离地60米的平台,作为她的家,一直在上面生活了两年,终于使太平洋公司放弃伐树的决定。人们都称朱丽亚·希尔为—— 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读解的却是另一棵树——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王鼎钧,笔名方以直,台湾散文家。山东临沂人,现旅居美国。1925年生。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 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小说《单身汉的体温》、《透视》、《王鼎钧自选集》、《钟》。 “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合作探究,领悟课文的深层主题 :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的深重情感和对它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深层思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慨和忧虑。 课堂小结: 自然永远是人类发展的航母,我们的社会要发展,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一方净土,一片森林,是人类迫切需要的,让我们敬畏身边的绿色,关爱生命,让我们永远生活在绿色的空间中,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否则…… * 目录 漫画欣赏 整体感知1 整体感知2 研读赏析1 字词积累 研读赏析2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研读赏析3 布置作业 现代文明 漫画欣赏 字词积累 佝 偻 倒 坍 荫 庇 踝 骨 虬 须 周道如砥 gōu lóu tān yìn bì huái qiú dǐ 整体感知 1 1、文中树的命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在不同的阶段,大树的外型特点 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3、随着树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 整体感知 1 1、文中树的命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在不同的阶段,大树的外型特点和自然环境 有了怎样的变化? 早期近期现在 自然之树 临死之树 悲壮之树 3、随着树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 鸟语、孩子的歌唱、乘凉的人们、驻足的情人。 随着树消失的,不单单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生活,一种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消亡。 整体感知 2 这棵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请找 出文中能反映它品质的语句。 坚韧顽强 无私奉献 豁达宽容 富有爱心 伟大 高尚 研读赏析 1、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连根拔起。(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2、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咬”“骨粉”“呻吟”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研读赏析 1、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连根拔起。(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一里一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其来甚速,而“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伸展)”,其行极缓,两相对照,自然界生命的生长发展极为迟缓,而人类文 明的发展极为迅速。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 一种严重的不对称。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有时是好事,但有时也会是坏事,有 可能人为地造成自然界生态失衡。作者没有直接表达类似的思想,但我们可以揣 摩其心理,应该能体会的到上述意思。 2、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云新南航空公司acars系统培训.ppt VIP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87814.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教案 第11课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一).docx VIP
- 大众蔚领保养手册.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设计.doc VIP
-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pptx VIP
- 2026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pptx VIP
- 冯唐成事心法读书札记.docx VIP
-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新闻采访与写作》电子课件 第三章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