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TEMI溶栓后PCI时机选择策略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比利时Gasthuisberg大学医院Van de Werf等的一项比较直接PCI和替奈普酶易化PCI的新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Lancet 2006, 367(9510): 569] 在该研究中,1667例急性STEMI患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直接PCI或替奈普酶易化PCI治疗。 该研究原本拟入组4000例患者。研究进行至近半时,易化PCI组的住院期间死亡率就已显著高于直接PCI组(6%对3%),因而研究被安全监测委员会提前中止。 此外,易化PCI组的90天死亡、心衰及休克复合终点发生率显著高于直接PCI组(19%对13%),住院期间卒中和缺血性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亦高于直接PCI组。易化PCI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直接PCI组。 * * * * REACT研究入选了427例溶栓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再次溶栓、保守治疗或挽救性PCI三组。随访6个月,三组无事件(死亡、再梗死、严重心力衰竭或脑血管事件)生存率分别为68.7%、70.1%、84.6%(P?=0.004)。 Class IIb Delayed PCI of a significant stenosis in a patent infarct artery greater than 24 hours after STEMI may be considered as part of an invasive strategy in stable patients. ?(Level of Evidence: B) Class III: No Benefit Delayed PCI of a totally occluded infarct artery greater than 24 hours after STEMI should not be performed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1- or 2-vessel disease if they are hemodynamically and electrically stable and do not have evidence of severe ischemia. ?(Level of Evidence: B) * 预防性PCI:处理梗死血管同时,若有其他严重狭窄血管,行预防性PCI治疗。 STEMI溶栓后PCI时机选择策略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仁荣 发达国家STEMI治疗演变 消极治疗阶段 60年代以前 大内科 卧床休息 死亡率30% 被动治疗阶段 70年代CCU 建立 治疗AMI并发症 死亡率15% 主动治疗阶段 80年代 溶栓治疗 死亡率7-8% 90年代 介入治疗 死亡率5% 全面治疗阶段 21世纪后 再灌注治疗 +辅助治疗 新药物和 新技术应用 死亡率5% STEMI再灌注手段 溶栓治疗 急诊PCI治疗 冠脉搭桥治疗(由于介入技术的发展,需要急诊CABG的病例越来越少,只是作为急诊PCI的保驾手段)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 2013年ACC/AHA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的处理指南 再灌注治疗的选择 可行PCI的医院,急诊PCI应在入院后90min内完成。 不能行PCI的医院,应迅速评估: (1)症状发生的时间。 (2)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3)溶栓出血的风险。 (4)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 (5)转运到可行PCI医院的时间。即使医院间的转运时间非常短,立即溶栓的策略相对优于延迟进行急诊PCI 。超过120min进行PCI与立即溶栓比较,在生存率上没有优势。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预计120min以上才能进行PCI者,应在30min内给予溶栓治疗。 美国指南第一次引入“door-in-door-out”概念,强调迅速转运。 最适合溶栓的患者:指出血风险低、症状出现3h、送达的医院不能行PCI、或送达医院后可能有较长时间的延迟才能进行PCI者。 最适合立即转运进行急诊PCI而不行溶栓的患者:指有休克或其他高危特征、溶栓治疗出血风险高和症状发作超过3~4h的患者,并且转运所需时间短。 溶栓后PCI的策略选择 溶栓成功后PCI的策略 溶栓失败后PCI的策略 溶栓和急诊PCI中需注意的问题 溶栓成功 由于担心溶栓治疗后早期PCI 出血风险问题,以往的指南建议,溶栓成功后仅对存在自发或诱发性缺血的患者行PCI。 近期发表的多项随机试验表明,溶栓后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行PCI,不仅可以避开高纤溶活性期以降低出血风险,还能通过避免早期血小板活性增强而减少缺血事件,同时也能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将患者由无PCI 条件的医院转运至PCI急救中心。 2013年ACC/AHA指南指出:接受溶栓后,即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有再灌注成功的临床证据,也要转运至可行PC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