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语文课件 * 岳阳楼记 第三课时 1. 理解内容 2. 领会结构 3. 体会情感 一、研读课文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比一比哪小组的学习效果最好。 1.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3.“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了上文的那句话?请举一些“前人之述”的例子。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那么,“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写景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6.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写景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7.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8.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请你举出这样的名言和事例。 9.提问:“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斯人”指什么人?表现出作者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学完本文,你有怎样的启发? 1.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 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展示一: 洞庭湖的名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 《登岳阳楼》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云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 哪些?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5.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引出下文写迁客骚人的悲情。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作者用哪些句子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引出下文的议论,和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有力的突出本文的主旨。 8.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白居易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柳宗元 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1.提问:“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同时也是自勉。 学完本文,你有什么启发? 古人人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教育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始终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滕子京的政绩: (2)、总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 (3)“迁客骚人”登岳阳楼的“览物之情”是悲和喜,悲则: , 喜则: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巩固提升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