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嗟夫: 感叹声。夫,表感叹语气 心: 这里指思想感情 然则: 然,这样,指上文“进亦忧,退亦忧”。则,连词,就,那么 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扰。这样,进朝廷做官也担扰,退处江湖也担扰。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五段译文: 通假字: 百废具兴 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 同“嘱”,嘱托 则{ 极{ 或{ 和{ 连词,那么 判断词,是 尽,直通 穷尽 有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政通人和 春和景明 或许,也许 和乐 和煦 一词多义: 前人之述备矣 { 古义 今义 详尽 准备 予 尝 求 { 古义 今义 曾经 品尝 去国怀乡 { { { { 去国怀乡 沙鸥翔集 微 斯 人 古义 今义 今义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古义 离开 前往 国都 国家 泛指聚集 没有 微小 鸟停在树上 增其旧制 古义 今义 古义 { { 今义 属予作文 制度 写文章 文章 规模 古今异义词 文中出现的成语: 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 作记缘由 岳阳楼记 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巴陵胜状 览物情异 洞庭湖全景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阴——悲 晴——喜 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忧忧,后……乐 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 *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色? 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 景中有情,情中潜理,理中蕴情。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2-4)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 第三部分(5)抒写宽广胸怀和政治抱负. 课文写了哪几幅画面?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巴陵胜状图 淫雨霏霏图 春和景明图 既表现了作者容纳百川般的开阔胸怀,同时又暗含规劝 朋友滕子京,虽遭贬谪但仍然心胸开阔,矢志不移。 作者用这样的景物烘托了悲凉凄清的气氛,引出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 迁客骚人看到这优美的景色内心洋溢着无边的快乐。 ?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 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问题:找出本文对仗最为工整的对偶句,加以品味。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两句极写天气的昏暗阴沉。“隐”“潜”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 “阴”“怒”“浊”三字渲染了悲怆的哀景,极富感染力。“怒号”运用了拟人,似乎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 “静影沉璧”的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这两组对偶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也蕴涵着作者对古仁人的钦敬和向往之情 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借古仁人表明了自己的博大胸襟: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同时也是对朋友滕子京的慰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进亦忧,退亦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话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展示。当然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鞭策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员工手册制定和新员工引导要点.ppt
- 员工手册撰写技巧要点.ppt
- 广告与广告人生活形态要点.ppt
- 员工素质提升的几个问题要点.ppt
- 广告主题新解要点.ppt
- 员工素质提升培训要点.ppt
- 广告作业的核心人物要点.ppt
- 员工消防培训课件要点.ppt
- 国产汽车市场结构分析要点.ppt
- 员工消防培训资料要点.ppt
- DB12T 1405—2024 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技术规范.pdf
- DB12T 1293—2023 耐高温高湿花椰菜育种材料鉴定技术规程.pdf
- DB12T 1300—2023 旅游气象适宜度评价规范.pdf
- DB12T 3043—2024 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低碳出行.pdf
- DB12T 1257—2023 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pdf
- DB12T 1239—2023 公共机构节水管理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 DB12T 1276—2023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规范.pdf
- DB12T 1268—2023 蔬菜产地土壤有效态镉测定梯度扩散薄膜(DGT)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 DB12T 1272—2023 重要湿地监测技术规程.pdf
- DB12T 964—2023 企业活跃指数测评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