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空间观差异及其在教学中应用论文.docVIP

中外空间观差异及其在教学中应用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空间观差异及其在教学中应用论文.doc

中外空间观差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空间观。中外对私人空间、公共空间和座位安排等有着不同的阐释。探讨中外空间观的差异,如何在教学中培养空间差异意识,达到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跨文化 非言语交际 空间观 人际间的交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言语行为,二是通过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一样在交流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有效地进行语言知识、文化乃至情感等信息的相互沟通,就非常有必要发挥非言语行为的影响及重要作用。 1 非言语交际 跨文化交际主要包括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两方面。所谓非言语交际,顾名思义,是指运用各种非言语信息符号,即一切非语言文字形式的交际信息符号来进行的人际交往。它在人类交际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语言学界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非言语交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引入我国。 非言语行为包括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交谈时的身体距离、沉默语行为、声音、音量、衣着打扮和人体姿态、实物标志等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以用来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等等。 samovar总结了五个非言语交际的功能:(1)重复;(2)补充;(3)替代;(4)调控;(5)对立。然而,malandro认为,还有第六个功能,即强调。 洛杉矾加州大学的亚伯特·梅瑞比恩称,“情绪信息只有7%通过语言表达,55%通过视觉符号传递,38%由副语言符号传达。”美国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萨莫瓦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中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尽管这些数字略有差别,但足以证明人类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结合来交际。 目前,在我国的现实运用中,由于传统的看法,大家认为语言在交际中所起主要作用,所以大家把几乎所有的重心都投入到语言交际的研究中,而忽略了非言语交际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因此,随后本文也将研究非言语交际在外语教学中应如何得到更充分的运用,如何更好地提高它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的作用。 2 中外空间观差异 2.1 空间观 被拥挤的人群夹在狭小的电梯里时, 我们可能会觉得压抑和不安;也许我们对某个特定的位置有某种偏好,公汽的最后一排,邻窗的餐桌,或是教室的左侧;不同文化的人对家具也有不同的摆放要求。所有的这些例子都是关于空间以及距离的。 古往今来,人们对空间的探索和认识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广袤无垠的宇宙,搜索新的生存空间等等。毫无疑问,一直以来,空间在人类活动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空间观是指人际间的距离和所处的空间位置交际。空间观念是霍尔早在50年代首先提出的。在《无声的语言》(1959)和《医学和人类学中的人类形象》两本书中,霍尔详细论述了人类空问关系并以“空间会说话”为题专门作了精辟的论述。霍尔认为空间可以交流信息,人类利用空间可以表达某种思想信息。同时也认为空间的变化可以影响交际,起到加强交际的效果,甚至还可以起到超越言语的作用。比如人们交谈时相互间的距离及其变化是整个交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待空间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在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探索中,空间距离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这种细微而有渗透力的非言语交际影响着不同文化的交际。 2.2 空间观差异 阿拉伯人觉得与人站得近到甚至能闻到别人口中的大蒜味是友好的;通常说来,日本人更喜欢拥挤一些;印度尼西亚人一个人在家时会觉得局促不安,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在晚上邀请朋友过来一块儿过夜。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空间有不同的理解和对待方法。本文将会从私人距离,公共距离和座位三方面探讨中外,特别是中美空间观差异。 2.2.1 私人空间 每个人都有一个“私人空间气泡”,这个所谓的空间气泡根据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大小。 在美国,这个气泡大概有一手臂这么长,于是有人称之为“一手臂长”的关系(arm’s-length relationship),这就意味着美国人更愿意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其他人进入私人空间。在中国,这个气泡就要小很多。因此很显然,美国人对私人空间的需要要多于中国人。比如说,排队时美国人更愿意与前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中国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则很近。如果两个美国人乘地铁或是公汽,面对只有一个位置的情况,他们通常会交替而坐,轮流站立,避免过于亲密的接触;而中国人则对亲密距离没那么敏感,这两名中国人可能会挤着一起坐。 人们对待空间的态度反应了其对隐私的态度。 美国人会为其子女提供独立的卧室,也会为来客准备单独的备用间,这说明美国人把独立和隐私放在第一要位。而在中国,高密度的人口和拥挤的居住条件使个人隐私无法实现,小孩子大多在上初中,甚至高中以后才有独立的卧室。 因此,显而易见,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人更倾向于置身于能突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