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比较-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方文化比较-绪论.ppt

中西方文化比较 绪论 第一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成(6课时) 第二章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6课时) 第三章 中西方文化风俗的差异(6学时) 第四章 中西方文化特征对比(6课时) 第五章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6学时) 第六章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交融(4学时) 绪论 导言 问题1 从上述图片中,你能联想到什么? 中西差异 问题2 从上述图片给你了什么信息? 课外阅读文献: 1.程崇仁. 中华传统管理文化精神——中西方管理思维方式比较论纲.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弢,姜付高.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李学爱. 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师群. 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 花城出版社,2010 5.蔡德贵. 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 青岛出版社,2009 6.江丕盛. 宗教价值与公共领域:公共宗教的中西文化对话(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丛书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闫文培.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 科学出版社,2007 8.启良. 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 花城出版社. 2003 9.乐黛云,钱林森. 跨文化对话 26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一、文化的概念 1.“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 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尚书·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 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 《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 《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礼记·乐记》所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 《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2.“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 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3.“文”与“化”并联使用。 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 《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但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共识: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本世纪40年代初,毛泽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