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必修课件.pptVIP

高中历史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必修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装 传入时间: 19世纪40年代前后(鸦片战争) 国内服装界公认的1896年由奉化人江辅臣在上海开的“和昌号”,为第一家西服店. 宁波市服装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经过半年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开的第一家西服店是由宁波人李来义于1879年在苏州创办的李顺昌西服店,这将宁波“红帮”史和中国西装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7年 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1919年后,西装作为新文化的象征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中国西装业得以发展,逐渐形成一大批以浙江奉化人为主体的“奉帮”裁缝专门制作西装。 旗袍 女人穿上旗袍应该 是什么样子? 土左民中“最受欢迎的食品” 土 豆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答: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差异;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室内陈设 三寸金莲 因 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 2.政府政策的影响 3.先进中国人的努力 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完全欧化(花园、别墅)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3.房屋建筑——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2)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 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还有一点,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1)见面: (2)称谓: (3)婚姻: 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大人、老爷—先生、君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五四前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清末传统婚礼 20年代的结婚照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现代的结婚照 1.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社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 2.表现: ①婚嫁习俗的变迁: 古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近代: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丧葬礼俗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殡仪馆和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火葬。 三、 社会习俗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③其它社会习俗: 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公历、社交礼仪: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 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④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受到批判,女子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走向社会。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及特点 一、 物质生活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 1.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服饰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一、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 长袍马褂——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国人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大学生和大中学校的老师,则多是上身穿长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到民国中后期,这么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孙中山综合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取名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