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2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doc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
王??君
??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语文吗?
生(齐声):喜欢!
师:那你们很了不起啊,那等会儿就把你们的喜欢告诉我们的老师们,让我们不再寒冷!
???????同学们喜欢读新闻吗?
生(零星回答):喜欢。
师:如果一篇小说和一篇新闻放在面前,你们先读哪一个?
生:小说!
师:王老师小时候跟你们一样,一定是先读小说,不过这些年有了改变,因为老师发现阿,新闻也很有意思。那我们今天学这个新闻,就不再讲你们第一次学过的东西了。你们第一次讲了什么内容?还记得吗?
生:第一次我们讲了新闻的基本知识。
师:比如——
生:新闻的基本要素。
师:新闻的基本要素;怎么样写新闻,对不?咱们今天就不讲这些了,咱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学新闻。好,把书打开吧,做好准备。希望待会儿听到每一个同学的发言。(上课铃响)
师:好,有点紧张。那我们请班上最有激情的一位同学来读屏幕上的文字,回顾一下这则新闻的背景。有这样的同学吗?
(一生自荐,举手)
师:好!先运一运气。读!
生读新闻背景资料。(屏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800年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师:很好,他在“千里”和“雄壮”上重读了,他想表达一点儿气氛。还冷吗?我还有点冷,还有几句更有气魄,谁来读?
生读。(屏显)
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大军蓄势待发,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
师:恩,好!那么大的会场,要有点气魄不太容易啊!来,最后几句,同学们一起来。“万船齐发——”
生: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
师:为了记录这场战役,所以毛泽东写下了——读!
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热身运动:
师:这堂课我们有好几轮挑战,咱们先来做一项热身运动。注意了,你们想听我们同学自己朗诵呢?还是想听老师的音频?
生:自己朗诵!
师:好,有志气。我们自己朗诵。注意了,在朗诵的过程中,如果文中出现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词语,请你再次把它们圈画出来,帮助自己理清新闻的层次。非常重要。
(一生读课文。)
师:我很喜欢你的朗诵,因为你的重音处理的非常好。下一位。
(一生读课文。)
师:这是一位温柔的播音员。谁接下去读?
(一生读课文。)
师:恩,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继续。
(一生读课文。)
师:你也是一位准备充分的播音员。好,一起看屏幕。把这些词的读音读一读(屏显)。
锐不可当????要塞????荻港???歼灭???溃退?
师:歼灭的“歼”很容易读错,一起来——jiān。
三、挑战一:
师:现在啊,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安排在这则新闻的最后,他们觉得啊为什么不把我们东路军安排在前面啊?前面很重要啊。这是老师假设的一个情境。现在要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服东路军,安抚他们的心灵,把他们安排在最后是有道理的。方法:找出刚才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核心句子,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屏显)
生:我觉得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时间的原因,因为文中有“21日起”,这里应该是写中路军;然后“21日下午5时起”是写的西路军;最后“23日”是写东路军。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是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师:嗯,你发现的是时间角度,他们是最后发起进攻的。很好,有没有另外的角度?
生:我觉得第二个角度是从敌人的由易到难。因为文中写中路军、西路军遇到的敌人是“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而东路军“所遇之敌抵抗较为顽强”,所遇敌人由易到难,所以东路军被放到了最后。
师:嗯,你发现把他们放到最后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要,而是因为——
生:他们是最重要的。
师:他们是压轴的,他们遇到的敌人最顽强。真好!
师:同学们很敏锐啊!看来,新闻的结构的安排是很讲究的。很好,你们很敏锐,表达很准确,接下来的挑战会难一些哦。
四、挑战二:??
师:新闻的结构有讲究,新闻的语言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就以东路军的核心句子为例,来一起抬头看屏幕,读一读关于东路军的句子。(屏显)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生齐读。
师:我们之所以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16年3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解析版).doc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龙翔高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学期返校考试题(含解析) 浙教版.doc
- 浙江省稽阳市联谊学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浙江省稽阳联考 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 文综政治试卷(word含解析).doc
-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2013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doc
- 浙江省绍兴市2016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调测文综政治试题.doc
- 浙江省绍兴市2016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调测理综生物试题.doc
-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6届高三下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