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现代主义文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编 现代主义文学

第二编第二章后期象征主义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夏强 教学要求 (一)、了解象征主义的产生及发展、代表性作家的创作概况。 (二)、掌握后期象征主义的主要特征。 (三)重点掌握《荒原》意象的象征意义,作品的主题及其现代性。 第一节 概述 一、象征主义定义:它是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以诗歌创作观念与实践的革新为核心的一种思潮、一场运动。 象征主义可以分为前后期,前期以法国诗人波特莱尔等为代表;后期以英美诗人叶芝、艾略特等为代表。 二、概念的由来 莫雷亚斯在1886年9月18日《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份象征主义宣言。指出,象征主义的艺术宗旨:“赋予思想一种敏感的形式”。它(艺术)应该通过原始的、新奇的、神秘的象征来表达某种观念的东西,要求大胆的、打破常规的创造。 三、后期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 (一)、后期象征主义的影响源。 较多地受到马拉美的影响,马拉美的创作呈现如下特征:意识更加强调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性,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神秘和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 第一节 概述 (二)、瓦雷里 1、创作的三个时期 《年轻的命运女神》确定了他在法国诗坛的领袖地位;《海滨墓园》是后期象征主义的经典。 2、“纯诗”论。纯诗要彻底排除一切情感、道德、说教、思辨意味,要彻底排除一切非诗的因素。纯诗的结构是一种纯美的语言结构,它是完美的,有机的,像音乐一样,是一种声音和意义的有机统一。 3、代表作:《海滨墓园》 在大海的背景上,通过许多相互纠缠而具有暗示性的象征展示存在与虚无、空间与时间、意识与无意识、变动与静止、肯定与否定之间的二元对立。全诗语言晦涩、朦胧,但又具有巨大的创造力。诗歌音韵别致,在空幻的节奏中呈现出丰富的变化。 (二)里尔克 创作的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诗作表现出缠绵沉郁的抒情气息和浓郁的波西米亚人风格。 第一节 概述 2、第二时期,接受前期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通过精心选择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注重音乐美和雕塑美。这些诗作经常被人称为“物象诗”。如《豹》。 3、第三时期。《杜伊诺哀歌》是代表作,把痛苦、哀怨、忏悔等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对人生的哲学沉思结合起来,通过复杂的象征探索人与世界的存在、生与死、幸福与苦难等问题,带有悲观和虚无色彩。 三、叶芝 1、创作的三个时期 2、对象征的理解。叶芝要求通过象征既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同时又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通过“声音、颜色和形式融为一体的”意象和象征将丰富的物象世界和复杂的观念世界准确地、精密地联系起来。 3、神秘世界。晚年接受神秘主义思想,象征往往变得极端的隐秘晦涩、难于解析的意象。 第二节 T·S·艾略特 一、生平和创作 1、生平 政治上的保皇党,宗教上的天主教徒,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 2、创作历程 (1)早期,力图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空虚、丑陋和堕落,刻画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危机。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篇以“我”的口吻讲述的“戏剧性独白”。主人公是一位猥琐又怯懦的中年人,诗人正是要以这种对比,表达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怀疑和幻灭感。 (2)中期,同前期一样; 《空心人》和《荒原》,前者描写了现代西方社会既无内容,又无形式,一切都又干又涩、支离破碎的景象,指出这样的社会将在“嘘”的一声中终结的黯淡的前景。 (3)晚期。力图通过宗教获得解脱的心境。 第二节 T·S·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是诗人的得意之作。它描写一个人皈依宗教之后的精神历程,力图传达一种深沉的哲理和历史感。诗人想要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轨迹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寻求一种永恒的、普遍的真理,同时也在宣扬以一种“终点就是起点”的历史循环论和尘世空幻的宿命观点。 “燃烧的诺顿”:引出时间的主题;“东库克”引入了“开始即结束”的观念,继续讨论时间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绵延的关系;“干塞尔维其斯”,引出了河流与海洋的对立。“小吉丁”以火的意象贯穿始终。 四个四重奏正是一个整体,它从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出发,以呈现、展开、再现的音乐结构探讨时间、空间、历史、人生等哲学命题,最终归结到宗教信仰上。 二、《荒原》 (一)主旨:借用神话故事,思考荒原何以荒芜、又如何才能复苏的象征意味。诗人意在说明,战后的西方失去了信仰,犹如先民失去了他们的繁殖神,因此变成了一片精神荒原,只有回到宗教,重新获得信仰,现代人才能像先民们找到他们的繁殖神那样,使倾颓的西方文明获得新生。 (二)、诗歌内容简述 (三)、《荒原》“现代性”的表现 1、选用病态、丑恶、卑微的意象的理念。以“荒原”为中心意象。 2、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场面之间、意象之间的衔接常常显得突兀,这种大幅度的跳跃是贯穿整个诗篇的一个基本特征。 3、用典多,在20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