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分析报告.pptVIP

第9章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发展 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 港澳问题——殖民主义侵略遗留的历史问题,是国际问题 台湾问题——中国内战遗留的历史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由来: 根据1842年《南京条约》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1898年《中英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由英国割占 1845年,由葡萄牙强占1887年,强迫订立《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1895年根据《中日马关条约》由日本割占台湾 日本明治神宫藏画“下关讲和会谈场景”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1978年11月14日,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奈温时,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79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九条方针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先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提出中国准备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香港问题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⒈ “一个中国”原则 ⒉ 实行两种制度并存 ⒊ 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 ⒋ 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实践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一、“一国两制”的实践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1987年4月13日, 《中葡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左)与辜振甫(右)在会谈期间握手互致友好 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上台执政 2000年国务院发表《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明确提出,在三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就是: 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变故; 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绝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4月,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晤 “三通”,是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的简 称,最早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告台湾同胞书》倡议海峡两岸应“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 2008年12月15日,两岸隔绝60年后,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 “三通”实现 2010年6月29日下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及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的突破 2013年6月2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右)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左)在上海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2012年8月,《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签署 台湾的国民党籍“立委”蔡正元在脸书上发布两张图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会面在新加坡正式举行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