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治国——国家管理 一、治国目标 二、治国理念 三、治国法则 一、治国目标 1.富国安邦 2.安居乐业 3.社会公正 富国安邦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追求“安人、安百姓”,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社会 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使百姓“不饥不寒”,“与民同乐” 法家(管仲)提出富国强兵的目标。“务本饬末则富”,“选士利器则霸” 安居乐业 《尚书》:“裕民”、“惠民” 孔子提出“富民论”,“小人怀土”“小人怀惠”“小人喻于利”,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使民“足食”,“富之” 孟子“民贵君轻”,提出“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 荀子“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其所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也 ”,所以必须“以政裕民” 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 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社会公正 在中国古代,公正是以公平的面目出现的,并且体现着人们对?平等权利的道德诉求。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管子·形式解》中的理?解为“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相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大小莫不载’,然而?《礼记》中的诊释最为详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阶层的人对公正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公正的含义相当广泛,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治国理念 1.以民为本 2.道法自然 3.德法兼容 以民为本 《尚书》“民惟邦本” 孔子主张“仁政”,“仁者爱人” 孟子主张“王政”,包括四项政纲:一是选贤任能;二是妥理财赋;三是施行仁政;四是教化百姓。 孟子认为,治民之道,首先要推己及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道法自然 三层意思:一是顺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是按照管理活动本身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办事;三是依照人民大众的共同心理。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无为而治”(要求“体道”、“守道”) 顺势而为 德法兼容 (1)克明峻德。从政者要遵守恭、敬、惠、义等准则 (2)立身惟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韩非则精辟地指出: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 (3)明道善策。“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明道善策的内涵概括为三要素,即?养民生,复民性,禁民非,治天下之三要。 (4)举贤任能。孟子提出进贤论?在他看来,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就可无敌于天下 (5)教而后刑 三、治国法则 1.强根固本 2.保民而王 3.集分适当 4.开放创新 强根固本 “民以食为天” 教育是强国的另一根本 忧患意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 保民而王 西周的保民六项政策“一日慈幼,二日养老,三日赈穷,四日恤贫,五日宽疾,六日安富” 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九惠之教”的具体内容是:“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 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赈困; 九曰接绝。” 3.集分适当 秦朝的郡县制 西汉的推恩令 4.开放创新 生——生生不息、无中生有等 作业 从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比较两国的治国理念 * * 所谓治国法则就是指在具体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 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