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Solo的应对方式 一 Solo的实质及其应对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2008高考历史试题(上海卷)第37题 [材料二]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如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明人权宣言 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在对这些权利的理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 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 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 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 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 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 2007高考历史试题(上海卷)第36题 评分标准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进行充分论证。 Solo 分类层次评价法 着眼于能力的层次 有别于采点评分法 检测高级思维能力 Solo是一种评价方法而非一种题型 Solo的运用旨在改变历史学习方式乃至观念 Solo的运用在数量上会逐渐增加,层次上会日趋 丰富,标准上会日趋完善 史料教学——证据意识、逻辑意识的培养 归纳方法——结论出自对史料的归纳,而非演绎 课程意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文桥中学少年宫素描组活动计划.doc VIP
- 家电生产产品检测员岗位责任制.doc VIP
- 火灾报警控制器标准GB4717-2024专题培训.pptx
- 缓解学习压力与调整心态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钢纤维混凝土破坏机理及力学性能试验报告.docx VIP
-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三年级第9课 避暑胜地莫干山 课件.ppt VIP
-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主题一 2.我做非遗小传人 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ppt
文档评论(0)